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太阳能182组件与210组件)
本文目录一览: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有哪些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的稳定度
在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先由蓄电池储存起来,然后经过光伏逆变器逆变成220V或380V的交流电。但是蓄电池受自身充放电的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如标称12V的蓄电池,其电压值可在10.8~14.4V之间变动(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坏)。对于一个合格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态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应不超过额定值的Plusmn;5%,同时当负载发生突变时,其输出电压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2.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
对正弦波逆变器,应规定允许的最大波形失真度(或谐波含量)。通常以输出电压的总波形失真度表示,其值应不超过5%(单相输出允许l0%)。由于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电流会在感性负载上产生涡流等附加损耗,如果逆变器波形失真度过大,会导致负载部件严重发热,不利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并且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3.额定输出频率
对于包含电机之类的负载,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由于其电机最佳频率工作点为50Hz,频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设备发热,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太阳能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通常为工频50Hz,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偏差应在Plusmn;l%以内。
4.负载功率因数
表征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的能力。正弦波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额定值为0.9。在负载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较低,则所需逆变器的容量就要增大,一方面造成成本增加,同时光伏系统交流回路的视在功率增大,回路电流增大,损耗必然增加,系统效率也会降低。
5.逆变器效率
逆变器的效率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光伏逆变器的标称效率是指纯阻负载,80%负载情况下的效率。由于光伏系统总体成本较高, 因此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逆变器的效率,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光伏系统的性价比。目前主流逆变器标称效率在80%~95%之间,对小功率逆变器要求其效率不低于85%。在光伏系统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但要选择高效率的逆变器,同时还应通过系统合理配置,尽量使光伏系统负载工作在最佳效率点附近。
6、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容量)
表示在规定的负载功率因数范围内逆变器的额定输出电流。有些逆变器产品给出的是额定输出容量,其单位以VA或kVA表示。逆变器的额定容量是当输出功率因数为1(即纯阻性负载)时,额定输出电压为额定输出电流的乘积。
7、保护措施
一款性能优良的逆变器,还应具备完备的保护功能或措施,以应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使逆变器本身及系统其他部件免受损伤。
(1)输入欠压保户:
当输入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5%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
(2)输入过压保户:
当输入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的130%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
(3)过电流保护:
逆变器的过电流保护,应能保证在负载发生短路或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及时动作,使其免受浪涌电流的损伤。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的150%时,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
(4)输出短路保户
逆变器短路保护动作时间应不超过0.5s。
(5)输入反接保护:
当输入端正、负极接反时,逆变器应有防护功能和显示。
(6)防雷保护:
逆变器应有防雷保护。
(7)过温保护等。
另外,对无电压稳定措施的逆变器,逆变器还应有输出过电压防护措施,以使负载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8.起动特性
表征逆变器带负载起动的能力和动态工作时的性能。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起动。
9.噪声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变压器、滤波电感、电磁开关及风扇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逆变器正常运行时,其噪声应不超过80dB,小型逆变器的噪声应不超过65dB。
天合光能怎么样?210组件质量靠谱吗?
作为最早进入欧洲市场的光伏企业之一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天合光能深耕欧洲光伏市场多年,凭借其超高品质、超高可靠性的产品与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享有业界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天合光能210组件系列基于210mm大尺寸硅片制作,应用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了创新的无损切割技术和高密度封装技术,具有低电压、高功率特点,单串组件功率提升40%,最高功率达670W,效率高达21.6%。自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屋顶等全场景,备受客户青睐。
天合光能210组件产品电池效率是多少?
2 02 1年8月16 日 , 天合 光能 光伏科学 与 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 宣布 ,其 自 主 研发的21 0 m m× 210 mm高效 PER C电池 ,经国 家光伏质检中心(C P V T) 第 三 方 测试认证 ,电池效率可 达 到2 3 .56%, 创 造了 210 大 面 积产 业化P型 单晶硅PE R C电池量 产效 率 新的世界 纪 录。 本次 创新研发的成果, 也 证 明了 天 合光能 2 1 0组 件 产品 可 以通过技术 创 新 获得 高转 换效 率 ,天 合 光 能 技 术团 队聚 焦 于 将创新 技术成果 快速 导 入 生产制造 ,保持量产 产品性 能领 先。
光伏发电的具体技术参数是什么?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参数
1、发电系统组成部分
(1)PV板
PV板(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电能,PV板常用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其中单晶硅转换效率为14~20%,多晶蛙转换效率为13%左右,非晶蛙则为8~10%。
(2)储电设备
目前离网型发电系统的储电设备以免维护电池为主,电池能把PV板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
(3)充电和输出控制控制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稳定安全地工作。
(4)其它机械设备
2、发电系统主要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1)PV板
目前太阳能行业全面铺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PV板价格过高,影响整套系统PV板价格,除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了从PV板单价上控制之外,最重要就是控制PV板的使用数量,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
A、发电功率光伏组件182和210技术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求发电功率越大,PV板使用量越多,成本越高,适当控制发电功率即可适当控制成本。
B、PV板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很明显,在同一个地区,同一块PV板,它在晴天一天所产生的电能远远比阴天要多,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地区对PV板的使用量有所不同。
C、PV板所在地的纬度,同一天内太阳对不同的纬度照射是不同的,这就造成同一块PV板在同一天内在不同纬度上产生的电量不同。
D、PV板使用环境 举个例子,PV板使用在山顶上,一天下来,都没有任何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发电能力肯定好,如果PV板使用在山脚,那一天下来,或多或少会有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所以PV板使用的周围环境是否有阳光遮挡物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V板的发电能力。
(2)储能设备
一个发电系统一天要给用户供多少电能,这就决定了储能设备的容量问题,发电系统每天供给用户用电量越多,储能设备的容量要求越大,成本越高。
用户平均每天用电量大小,用户每天用电量越大,储能设备价格越高。
3、技术特长
匹配器
匹配器有效地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储电能力,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为整套系统节省PV板成本,降低系统造价。匹配器具有知识产权保护。
PV板吸收阳光技术
PV板能有效吸收阳光,更大程度地发挥PV板发电能力,大大提高日发电量,降低PV板成本。
4、客户需提供资料
A类、(1)系统输出最大功率;
(2)用户一天用电量,用电设备功率及各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长;
(3)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国家、地区)。
B类、(1)用户所有用电设备及各用电设备使用时长;
(2)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
说明:系统一般设计为充足阳光下一天的发电,不考虑阴雨天发电,所以系统将只能承受一天的用电设备使用,客户有其它要求另外考虑。
光伏太阳能组件166和181有什么区别?
是太阳能电池尺寸的区别。目前主流电池的尺寸是166m(166mm*166mm),还有正在兴起的大尺寸电池片,大尺寸分为182mm(182mm*182mm)和210mm(210mm*210mm)两个阵营。
光伏电池片尺寸越大,功率越高。但是大尺寸也带来载荷、热斑、大电流散热和线损等风险,还有搬运、安装和运输的困难。大尺寸有利有弊,不是越大越好,要找到一个最佳尺寸。
当前182和210量大阵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10组件最大做到的多少瓦
最大做到的是600瓦。
基于210mm大尺寸硅片、应用了创新的无损切割技术和高密度封装技术,低电压,高组串功率,单串组件功率提升34%,最高功率可达670W,效率高达21.6%。引领行业正式迈入光伏600W+新时代。
采用G12硅片(边距210mm)的半片组件可以实现近600W的组件功率,该产品的缺点在于高电流导致的内部损耗高、热斑及接线盒可靠性风险显著提高,而优势被认为是显著提升很多,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是专业的光伏行业垂直门户网站,涵盖光伏原材料、多晶硅、电池组件、零部件、光伏逆变器、光伏电站EPC、生产设备等细分市场。
组件应用等级不同最大功率是否一样
不一样,但是基本相同。
同样的功率是指其额定功率,说明这两种光伏组件可输出的最大功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由于其效率不同,在同样的环境下,其发电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其输出功率也是不一样的
近几年,光伏企业在最低度电成本理念的引导下,电池组件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成本也得到了大幅下降。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主流的几家光伏企业都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光伏产品更新换代的背景下,传统的组件生产优势不断被削弱,生产设备难以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迫于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的压力,为了不被淘汰出局,走出困境,很多中小企业面临技术转型的选择,不得不向晶体硅高效电池或新一代电池组件方向发展。过去几年,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其优缺点、发电能力、成本的比较从未停止过,曾经有晶硅和薄膜之争,有单晶和多晶之争,近年来又有硅片尺寸的讨论,如166组件和210组件以及182组件与210组件之间的博弈,最近的行业技术论坛就曾讨论过182组件的技术路线优势,从度电成本角度出发,剖析组件自身到系统层面,与支架、逆变器进行搭配,经过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得列府由成木▁低的配罢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