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切实保障企业融资需求(企业融资存在的需求和困难)

本文目录一览:

初创企业如何融资才会更顺利

二)完善创业型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

1.加快创业型企业融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尚未针对创业型企业融资构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到创业型企业融资的有序开展。由于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导致创业型企业 融资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不能明确界定,一旦出现违约问题,会导致 创业型企业无法可依,不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 并出台完善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创业型企业的有序发展,确保发生违约问题时,各 方参与主体的合法权利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对各方主体形成法律约束。与此 同时,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将各项规定落 到实处。以确保创业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金融 信贷机构给予充分保障,以尽量减少由于创业型企业不还贷款而给金融机构带来负 面影响的情况发生。

2.发挥金融政策对创业型企业的支持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创业型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发放各类补贴。特别是对 于科技创新型创业型企业,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技术研发补贴。以最大程度上促进科技创新型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并大大降低创业型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其 次,各地区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创业型企业的发展推出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对处 于发展初期的创业型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者税率调整的政策支持。比如,各地区税收 部门可以少征收一些增值税、印花税等来促进创业型企业发展;再次,政府除了可以 为创业型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扶持方案。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设 置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及创新企业发展基金等为科技创新型创业型企业提供免息的贷款 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构建区域性的创业型企业服务资金并调拨专项款项,以 在对最大程度上为创业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强创业型企业的信息与信用建设

1.建立公开透明的征信系统

首先,健全创业型企业的征信系统。应将人民银行征信体系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 数据对接,可以在工商局、房产局等部门的系统上对个人信息进行查询,以不断提 高创业型企业的信息公开度。同时,要将税务局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及时传达给相 关部门,并且给予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应的查询权力,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创业型企业发 生失信行为,提高对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按时还款。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多个角度获取企业相关信息,这样获得信息内容更加 准确全面,也可以做到及时对企业信息进行更新。通过运用这一动态数据能够有助 于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构建风险监控模型,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对 于信用度较高的创业型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对其提供更加优惠的资金支持,这样可以 有效的激励其他创业型企业注重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

再次,构建健全的创业型企业信息公开机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从政府相关 部门处获知创业型企业的具体信息及相关情况。金融机构通过对创业型企业纳税情况、 财务状况及征信报告的分析研究,对创业型企业进行全面判断,以分析是否能为其提供贷款支持。同时,创业型企业的各项信息之间也能够实现交叉验证,若创业型企业为 了获得贷款而编造虚假信息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 创业型企业的信息真实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对创业型企业开展调查的成本支 出。另外,金融机构通过获知创业型企业的全面数据信息,能够有助于金融机构开发 标准化信贷产品以满足创业型企业的信贷需求。

2.建立健全创业型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在创业型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的过程中,融资担保机构发挥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将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协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时获知中 小企业的信息。通过构建完善的创业型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提升创业型企 业获得贷款的能力,从而筹措更多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具体构建举措 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创业型企业应加快提高自身的担保能力。利用上下游企业之 间的合作关系构建担保机制。将产业集群资金和规模的整体信用作为担保,以通过 金融机构的借贷审核,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偿还贷款的过程中,若贷款企 业无力偿还时。可以由产业集群共同设立的“互保金”来偿还贷款。通过采用这种 连带责任的互相担保机制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其二,银行等金融结 构可以依据创业型企业的借贷需求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并调整担保制度。通 过创新担保方式来有效解决创业型企业需要面对的抵押困难。依据不断推出的风险计 量工具来分析创业型企业的风险指数,然后再为其提供贷款,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中 小企业能够获得融资担保贷款;其三,银行针对信用等级、发展情况不同的企业应 提供区别性的审批程序及贷款额度,所收取的担保金也存在较大差异,以有效降低 借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担保物的选取,金融机构应适当放宽要求,中 小企业既可以将房产、大型设备等有形资产作为抵押物,也可以将技术、产品专利 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

(四)引导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近两年我国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己经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 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融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社会发展 情况,为了满足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关部门应尽快对民间金融融资渠道予以规 范,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将民间资本规范化,以确保其可以更加科 学完善的为创业型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将民间资本引入法制之道, 使民间金融合法化。有效运用民间金融来对民间资本予以管理,并推出创业型型金融 机构来满足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应在最 大程度上引领这些公司向合法化发展,规范其经营方式,以合法有效的方式引导民 间资本流入创业型企业,满足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2014-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以及构成表单位:亿元

项目

2016

2015

2014

人民币贷款

97816

88916

82038

外币贷款

3554

5848

9163

委托贷款

25070

25466

12838

信贷贷款

5174

18404

12845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1198

7756

10499

企业债券

24329

18111

22551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

4350

2219

2508

社会融资

164733

173169

1576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stats, gov. cn/

(五)创业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工具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得以快速发展和突破创新,政府也加大了对其发展的 政策扶持力度,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开展针对上下游供应链的融资。据财政部数据 统计可知,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超过200万家创业型企业获得互联网融资。创业型企业 通过应用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面对的融资难题。为了促进互联网 金融的有序发展,我国应构建健全完善的创业型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釆用政府 带头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参股、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中心企业进入的综合金通过构建系统的互联网融资平台能够发挥政府的力量为创业型企业融资提供后盾 支持,并且为金融机构与创业型企业进行信息对接提供了平台,以确保可以实时进行 沟通。其一,通过这一平台将金融机构与创业型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平台中予以分析,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双反之间的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对接失 误的情况出现;其二,一些处于初创期的创业型企业虽然具备技术创新实力但缺乏担 保能力导致向银行贷款时屡屡被拒,通过构建这一平台可以将政府专项信贷资金用 来支持这些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创业型企业;其三,要注意对平台风险的监管,确保 金融机构及创业型企业依法合规的利用这一平台进行业务往来。

五、结论

创业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依靠创业型企业自身的能力 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依靠多方的力量共同促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政府可以向 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经验,确保政府提出的扶持创业型企业发展的融资举措能够切实落 实。同时,创业型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促进企 业信用水平的提升,以符合金融机构借贷标准,达成创业型企业融资的目标。本文以 青岛金盾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创业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得出 以下研究结论:

梳理得出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点,即融资渠道不够多元化、 未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到位及法律法规不完善。 导致创业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有:政府为提高对创业型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未构建 完善的制度、金融及担保体系、创业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且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要解决创业型企业融资难题并不是仅仅依靠创业型企业自身力量就能实现, 而是需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即促进创业型企业发展、政府加强对创业型企业融资的 政策支持、加快创业型企业信用建设、引入民间融资及创新融资工具。

对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经济主体一般都是民营经济的活动(这与中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很少会有“民营企业”的说法,“民营企业”的概念也没有被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国外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属于创业型企业的,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国外学者往往把创业型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在这里,本文把这些文献研究都看做为民营企业融资相关理论研究。

针对创业型企业纷纷陷入融资困境的状况,国外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itiglizWeiss,1981)指出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因素的存在是出现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创业型企业融资难题构建了 S—W模型。他们指出,“惜贷”、“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产生事前 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并导致银行贷款质量恶化。斯特拉恩、韦斯顿 (StranhanWeston,1995) 认为小银行在合并之初,由于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增加了对小企业的贷款;但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其会不断增加向大企业提供贷款,所以必然导致对小企业的贷款比率的下降。贝斯特(Bester,1985)则提出了能够 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弊端的一种贷款风险甄别机制一一引入贷款抵押,从而可以实 现信贷市场上的分离均衡。日本学者青木昌彦(1995)认为两类谬误存在于创业型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而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银企信息沟通不畅是造成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他专门阐述了公司治理和融资渠道的问题,分析了创业型企业应如何选择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式,认为各类创业型企业在不同商业周期中内源融资能力会有差异,而且如何选择合适的外源融资来源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Berger (1998)研究结 果表明,美国IPO企业中,有创业资本投资背景企业的资产平均规模为1600万美元,没有创业资本背景企业资产的平均规模则高达2300万美元;相对IP0融资,利用公 开债务融资企业的资产规模更高,其资产不少于1.5-2.0亿美元。哈霍夫、高亭 (HaehoffKorting,1998)认为改善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困境(也即是改善创业型企业贷款的可能性和贷款条件),就必须要改善银企间的借贷关系,其中一种不错的途径就 是发展“关系型借贷”。柏林和梅斯特(BerlinMester,1998)对“关系型贷款” 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认为它可以“利用银企间的长期融资关系来尽可能地减少创业型企业的借贷风险”。伯杰与尤德尔(BergerUdell,2002)认为,为降低创业型企业的贷款成本、提高其贷款的可获得性,可以密切银行与创业型企业之间非标准化的关系,即可以通过“关系型贷款”解决银企关系中的“软信息”问题,从而达成融资交易。

另外,在如何解决创业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不少学者都比较重视创业型金融机构的作用。贝斯利和李文桑(BesleyLevenson,1996)提出相对于要求严格的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可以很好的满足创业型企业和个体户的融资需求,非正规金融组织 的灵活性有助于民营经济的增长。Laurence (2002)分析研究了美国的银行在创业型企 融资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创业型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对绝大数创业型企业是唯一来源)。银企关系尤其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型银行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两者之间 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创业型企业融资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国外的发展经验及学术研 究表明(如Scott andDunkerberg,2009),创业型银行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创业型企业, 其在贷款方面具有相对的经营管理优势。如Berger, Miller和Petersen等(2002)研究认为,对于创业型企业的“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善于且 愿意处理,并以此发放贷款;大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企业的各类规范的 信息记录,使用标准化的数量尺度,一般不愿意对财务记录不规则或不完善、信息不透明的企业发放贷款,而小银行则主要依靠同借款者之间的人员互动及其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的信息。Cole和Duflo(2004) 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 Berger, Miller和Petersen等(2002)研究结论,他认为小银行较大银行更集中于发展关系型贷款,其他相似的研究结果还有Avery and Samolyk (2004)以及 Irwin 和 Scott。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等创业型银行之所以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贷款,主要是创业型银行有专业化、特有的地域及人际关系优势,与银行客户具有较好互动关系,可为创业型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贷款、支付服务以及消费者信贷等服务(DeYoung、Hunter 和 Udell,2004)。

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文献是关注企业自身特征。何德旭 (1999)、陈晓红(2000)、刘尔思(2001)和俞建国(2002)几位学者都提出,创业型企业设备陈旧、信用素质差,现行的金融体系对创业型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这 些状况归根结底在于创业型企业自身内部存在问题。杨播源等人(2000)则认为,制约中 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产业属性、财务不规范、抵押担保品缺乏和所有 制观念等问题。陈东升(2000)也提出,创业型企业自身在信息、观念、信誉、成本等方 面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创业型企业出现融资难的状况。李扬等人(2001)对六家城市 商业银行的调查表明,创业型企业存在融资困境,而且贷款申请成功率远远低于大企业,究其原因就在于创业型企业自身存在信用缺失问题。杨丰来、黄永航(2006)则认为创业型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在于创业型企业的治理结构是股东与经理合二为一,股东缺乏 约束,从而造成道德风险问题比较严重,导致银行在进行信贷资金配给时并不倾向于选择创业型企业。一些来自基层的观点(侯龙2008,黄伟2009)也提出由于存在信 息不对称、财务不规范等问题,创业型企业很难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白石 (2004)认为造成目前我国创业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支持缺乏、直接融 资困难、金融机构缺位、银行信贷阻塞、信用环境较差以及信用担保体制不健全。刘斌(2005)指出创业型企业信息不对称、治理结构特殊以及经营风险较大是其在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陈敏菊(2009) a6]分析我国在金融危机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 创业型企业融资状况,认为创业型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因素来自创业型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差、缺少担保和抵押物等特点是其融资难的主要因素,而银行贷款额度不足、银行借贷和融资成本高等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则成为创业型企业融资难的次要因素。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着重宏观环境、制度因素、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对创业型民营 企业融资的影响。刘彪结合经济体制来研究企业融资机制,全面深入分析了不同体制 下企业融资机制的作用方式及运行效果。张维迎(1995) 提出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 受到制度环境、行业特征及企业自身特征这三方面的因素制约;而且他认为即使同一 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融资结构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结合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来考察一个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张杰(2000)指出国有金融体制与国企之间相互支持与相互依赖的畸形关系造就了创业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本路径就是创造一种适应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刘勇(2001)指出除了创业型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外,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和财政体制政策等因素都会 导致县域创业型企业出现融资困难,而且从本质上看这种困境就是一种金融困境(马方方,2006)。侯利(2002)认为现有的金融中介是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原因,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都不是解决民企融资信息及控制问题的有效路径。林汉川(2002)对中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做出比较,认为 随着企业的成熟,其外源融资会不断增加而内源融资会逐渐减少;中国创业型民营企业 与美国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始终较强地依赖于外源融资的债务融资方式。尹小冰、冯景 雯(2003)则把包含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管制过多在内的金融抑制作为我国创业型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宏观约束因素。刘明辉、李黎(2003)指出融资市场的初始安 排使得大部分资金流向国有企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则被排除在资本市场之外。唐未 兵(2004)指出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放贷歧视,必须消除放贷 歧视,使信贷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进行配置,才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

(一)中小企业需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改善外部环境的之前,企业需要首先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要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重视,提升财务管理知识;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严格财务制度,合理规划资金使用;

(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

逐步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强金融市场竞争力,激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愿,充分发挥中小银行或非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优势,对现有的创业板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快私募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银行转变传统贷款方式,创新金融服务

我们要改变原有的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模式,采取新的融资模式,即银行以供应链为线索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

它改变了过去银行针对单一企业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并据此作出授信决策的融资模式,使银行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风险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核心大企业之间交易的信用风险评估。

(四)积极推进担保公司有序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需重视与担保公司合作的策略,合理分散担保业务风险。一方面推进银行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发展。

政府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执行奖励、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风险补偿机制,健全再担保体系,为银担合作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加快担保公司向专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进程。专业化的担保公司。更专注于业务的深度拓展,降低业务水平风险的同时,盈利水平还能提高。同样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指导

根据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我国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对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维护商业银行债权。

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如尽快修订《担保法》,使得担保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推进商业性的担保机构快速发展,进而更快的与银行形成良好的合作。

三是政府需要保护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建立规范化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标准,成立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保证创新型企业可以顺利的依靠知识产权融到资金。

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倒闭2家,任何一家中小微企业,只要你存活超过3年,就达到了平均水平。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企业资金不够多,所以很容易翻车。

如果企业家自己缺少资金资源,找不到投资人的话,建议你带着项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试试,比如明德资本生态圈、鲸准、创业邦等等。一般情况下,基金、投资人都会与融资平台进行合作,他们通过平台来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

网上选平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动则交几万块钱的费用,却没有结果。如果把握不准建议来明德资本生态圈试试,明德资本本身就是做投资的,这跟很多平台不一样,很多平台只做中介。

另外,明德还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资源,线下活动的对接率比较高,每一期活动都有几百人参加,近百位投资人会到现场,不少企业都获得了融资。希望能给到你帮助。

如果你还有有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如何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针对当前小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国务院于2012年2012年4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制定了在财税、融资、创新发展、结构调整开拓市场、集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发展的“国29条”,这些政策和措施必将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必须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一)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1.探索建立完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体系。一是政府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完善小微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制度;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定价机制;三是落实已出台的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

2.完善融资体系,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调查与分析,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有效抑制民间借贷高利暴利倾向,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等违法行为,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正规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

3.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担保业。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开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专项用于信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于适当的风险补偿。规范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程序,保证担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现有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筹建分支机构,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和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创造必要条件;建立贷款保险机制,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二)完善融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服务

1.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鼓励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相应确定信贷扶持重点、融资比例和融资方式。积极响应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以满足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规范商业银行的收费行为,严禁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2.培育和发展小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小金融机构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定位。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适应的各类小金融机构,对小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3.大力开展股票市场融资。推动小微企业股份制改革,充分发挥股份制融资的作用。各地都要着重指导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主业突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扩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融资规模,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完善小微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努力为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机会。

4.大力开展债券融资。发展小微企业债券市场,积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券融资业务。放宽对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限制,扩大发行规模。

5.大力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筹集机制和循环机制,以民间资本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风险资本运作机制市场化。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强化国家法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努力为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小微企业要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质量;加强资金流管理,开展资本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健全财务制度,做到规范、真实、及时、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有哪些方式?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攻略,更多创业指导请关注学优大学生创业网。

一、保证企业还款来源

有效的还款来源得益于企业的合理经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或所有者关注以下几方面:

1.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企业生命周期指一般是指企业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4个阶段。判断企业可获得担保金额的水平,可按照企业所处在的不同生命周期,将企业申请担保金额划分为:额度扩大期,额度平稳期,额度紧缩期。

额度平稳期适用于处于发展、成长期的企业,其通常将自身的基础水平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表现为市场的扩大及销售收入的增加。由于企业处于发展期,销售收入不稳定,利润水平低,不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所以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特点,小幅度范围内调整贷款额度申请,获得符合自身还款能力的范围内的贷款。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发展比较平稳,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也较高,短期风险较小。此时企业可以扩大贷款申请额度,为企业博得更多的资金流入。

在衰退期,企业的销售和利润水平下降,行业风险增加,此时企业应当紧缩贷款额度,防止因贷款额度过高而不能及时还款,引发企业破产清算的局面。

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了降低自身的代偿风险,一般会将担保责任时期定为1-2年,小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时间。企业每一次进行担保贷款都是增信的过程,只有合理申请贷款金额、保证按时还款,才能逐步增加企业的贷款信用度,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及金额。

2.分析企业利润水平 增加企业贷款能力

除了生命周期对企业担保金额的额度有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固有属性也很重要。行业不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有高低之分,企业的盈利水平决定了利润的大小。除了将企业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等行业外,还可以将企业分为技术性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以及复合型企业。

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攻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攻略

企业所属的行业不同,所体现的经营风险系数和盈利水平就有较大差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业的企业利润远高于零售业、批发业等行业。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例如金融机构)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食品加工)的利润水平也不尽相同。很自然地,盈利越高的行业,企业的还款来源更有保障力度,违约风险几率越小,获得的贷款额度越高。

3.增加竞争能力 获得贷款优势

从经济大环境和行业的角度出发判别企业可获得担保金额的大小之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也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担保金额。众所周知,龙头企业代表着某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是该行业发展的缩影和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处在行业龙头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实力、竞争力、生存力,在市场占有率及客户受众方面有较大优势,生存发展稳定,具有稳定的销售收入来源。一家企业如果占据行业龙头位置,那么该企业在面对担保机构提出担保需求时,更有对话强度和说服力,从而能够赢得更多的贷款机会及金额。增加企业生产销售规模,利用新型营销手段增加市场占有率、专注新产品的研发等都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明晰贷款用途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受保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考察企业的担保资金贷款用途。从全国融资担保机构信息报送数据库数据显示,企业贷款用途分为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及其它。

中小微型企业在决定进行担保融资时,应注意贷款用途。同样是申请融资担保的企业,贷款用途不同,可以得到信用出借的金额不同:若是企业贷款用于消费,比如买车,那么企业获得的担保金额一定低于用于生产经营(购买机床用于生产)为贷款用途的担保申请。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应用于与企业有关的经营活动,充分发挥资金预期效益,提高企业到期还款申请几率。

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将资金用于企业经营生产,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流入,从而保证了还款来源。企业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明确的贷款用途有助于企业精准高效地获得贷款资金。

5.展示关联企业的实力

现实生产经营中,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常会选择“共同联保”以博得担保机构更多的信用出借。在成功获得银行资金后,若某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不能按时偿贷,那么其余共同联保的企业将会伸出援手,帮助其渡过难关。所以向担保机构适度展示关联企业实力、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担保这一行径也是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担保金额的有效途径。不过需要企业注意的是,在选择与被选择进行“共同联保”时,需要深入考察贷款伙伴企业的经营情况及信用程度,以防止某一家企业难以偿付贷款而导致自身信用降低的可能。

二、提高资产总额 加大担保筹码

北京地区企业的受保额度与企业自身的资产总额有线性关系。企业的资产总额越大,代表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越高,还款能力越强,自然贷款额度就越高。中小微型企业为了增加担保贷款金额,应该适时适量地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额,充分利用资产以达到提高资产利用率的目的。

1.适当增资

企业增资旨在扩大经营规模、拓宽业务、提高企业的资信程度而依法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行为。通过增资,企业能够筹集更多经营资金,在保持现有运营资金的同时减少股东收益分配,调整股东结构和持股比例使得企业管理结构得到优化,提高公司信用,获得法定资质,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

2.合理管理资产 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某一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代表着企业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合理利用资产周转率能够促进企业挖掘潜力、增加创收、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一般情况下,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中小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场地位,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资产周转率。正所谓优胜劣汰,尽在占领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就能及早地开辟销路,赢得更多益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优状态就是其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相适应,所以企业应在提高资产使用效果上狠下功夫,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

随着市场地位的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会加大,随之而来的事企业经济效益越高,还款能力越强,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然措施。企业资产首先要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确合理地运用资金,安排得当,结构合理,就可以利用原有的资产增加单位生产,改良技术,降低成本。

在企业既有的生产规模条件下,提高了资产周转率相当于节约资金的单位用量,因周转率增加产生的节约资金进而继续参与企业新的生产环节,由此可知,资金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其周转速度快,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越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 企业资金每周转一次,表明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历供产销三个环节,又以货币形态结束完成一次循环。提高资产周转率,就使企业资金在经历货币、实物、货币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快速增值 。

3.及时盘活资产,提高销售收入。

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位置,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及时盘活资产,降低空置资产的闲置,增加销售收入,降低费用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从而提高企业担保贷款额度。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攻略投资创业

由于企业创新力强、更迭率高,所以需要企业在短时期内打开销路,提高销售收入。企业定期盘点对资产、负债科目,了解企业资产配置状况并进行合理归类。对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要尽快拿出如何处置的可行性意见,有开发价值的适时开发,既无开发价值,又不能租赁的要及时处置变现,同时对租赁资产要考虑市场变化因素适时调整租赁合同、租金收入;企业要认真分析影响收入、费用的各项主客观因素,分析负债的合理程度,力争最大限度地达到资产盘活、业务放大,提高收入、降低费用、增加收益。

三、构建信用强企

1.企业要保持足够的自觉性,自主做到诚信经营,开诚布公。在生产生活中,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按照税法有关条例要求,按时缴纳税款,做到不拖欠、不虚报。有涉及到外经贸业务的中小企业,则要严格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和海关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商品货物,做到不走私、不犯法。

2.企业要依法建帐,并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关注企业财务管理,设立内部管理章程,及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预决算制度。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点,在企业产-供-销多个环节严格实施预算管理制度,减少无预算资金的存在,尽可能地保证资金的单位使用率及产出率,以贷款合同为依据,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维护企业自身守信形象。

3.企业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力拥用户至上,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从设计、研发、批量生产、销售等过程严把质量关,要求生产部门员工严格按照生产标准生产产品,保证产品质量。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融资管理

根据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为确保投?Y政策的实现。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融资规划。集团可以通过前期预算,对集团及子公司等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以及时间进度事先统筹规划,使集团融资策略与未来投资的资金需求协调匹配,进行科学的融资规划,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确定融资渠道,明确融资主体。既要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财务风险,也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确保融资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风险。

(一)加快进行资本运营,盘活企业集团存量资产

资本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种,即扩张型和收缩型。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在进行资本运营过程中应当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和大规模的优势,采用纵向资本扩张模式。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它是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进行的重组,其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加强负债融资管理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成为发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三)加强日常融资管理,控制融资风险

1.每月定期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关注国家针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预测,收集审核公司资金的收支计划,做好规划统计。严格按照企业计划安排资金,既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保证集团投资项目正常运作,发挥了集团资金的整合优势。

2.积极开展银企谈判。采取针对性措施,扩大集团的综合授信。充分发挥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尽量扩大投资公司的授信,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既保证了集团生产、经营、投资的资金需求,也避免了对集团合并报表结构的影响。

3.定时做好集团融资匹配分析。根据宏观调控和集团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集团融资能力分析,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充分利用表外融资业务。为集团及下属单位承接工程项目,开具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为集团工程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切实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