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保健品需要什么证件)

买保健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一定要看清保健食品标志。

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或者是“国食健字【年号】××××号”,或者是“卫食健字【年号】××××号”。其中“国”、“卫”表示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由卫生部批准。 这里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很多貌似保健食品的产品与正规的保健食品同柜同架混放销售,混淆视听,其实只是普通食品。只是在产品外包装盒上标出该产品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号,根本不是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第二,看清产品标注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消费者在选用时要注意是否适合您或您要送礼的对象。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保健食品。 

第三,看清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

目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有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 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除了这27种,企业所宣称的其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他任何功能都是违法的,且每种产品最多只能有2种保健功能,其标识的保健功能必须与批准的保健功能一致。 

第四,不要在未经管理部门许可的场所购买保健食品。 

购买保健食品时应到大型的商场超市、正规的药店、保健品店去。索要正规发票,标明保健食品名称、品牌和价格;不要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以免上当受骗,甚至危害健康。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食品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机能,它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任何宣传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的行为均是违法行为,都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保健食品标签与产品说明书的所有标识内容必须符合哪些基本原则,应标注哪些内容?

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所有标识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保健食品名称、保健作用、功效成分、适宜人群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必须与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载明的内容相一致。应科学、通俗易懂,不得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应与产品的质量要求相符,不得以误导性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或暗示某一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的相似或相同。不得以虚假、夸张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也不得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用。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应标明哪些内容?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下列内容:?(一)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二)食用方式和适宜的食用量;?(三)贮藏方式;?(四)功效成分有名称及含量。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标明与保健功能有关的原料名称;?(五)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六)保健食品标志;?(七)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他标签内容。??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应标明哪些内容?

怎样区分药品,保健食品,食品?

一、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看,保健食品是指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机体调节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从定义的含义上看,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相互替代。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仅有保健作用并无治疗作用,因此,消费者患病必须到正规医院医治,以免贻误病情。

二、保健食品的几种违法宣传销售形式结合基层药品稽查实践,笔者总结出保健食品冒充药品进行违法宣传和销售的几种形式:

一是义诊。销售人员利用晨练这一老年人相对集中的时段,以义诊名义无偿为老年人检查身体,检查结果是多数老年人应服用其销售的产品。销售人员往往一边向老年人介绍某种疾病的危害,一边讲解产品的功能主治及疗效,以达到促销之目的。

二是免费咨询、赠药。销售人员先是散发免费咨询、赠药的宣传单,然后假扮专家举办讲座,声称免费赠送产品,患者用后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这种赠药活动往往为限量赠送,同时向患者发放购货优惠卡,引诱患者大量购买其产品。

三是到偏远农村进行销售。销售人员利用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对保健食品和药品辨别能力较差的特点,深入偏远村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卖店等场所,与事先安排好的“托儿”配合,诱骗农民购买保健食品。

以上几种宣传销售形式,由于方式隐蔽、流动性强,即使消费者发觉上当受骗举报到相关部门,调查的难度也较大。

三、如何辨别保健食品

杜绝保健食品违法宣传销售,除了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以外,提高消费者自身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消费者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辨别保健食品:

一是通过外包装进行识别。保健食品外包装必须注明以下内容:保健食品品名、生产单位、批准文号、主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事项等。消费者在选购时,首先要看清时间。

保健食品必须标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及食用周期。其次要看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印有专门的“保健食品”标志(图案为蓝色草帽形状),其下方印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根据规定,批准文号标示方式为“卫食健字(××××)第××××号”(2003年6月前批准的)或“国食健字(××××)第××××号”(2003年10月以后批准的);前面的四位数代表批准年份,后面四位数代表流水号;每个品种只有一个批准文号。第三要看保健功能。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只能规定保健作用的适用人群、适用方法及食用量等内容。

二是将外包装与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对比。如果外包装和说明书上的批准文号不一致,则该产品的内在质量也很难保障。

保健用品的标签上写的什么?

一、购买保健品要看标志。保健食品目前使用的是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排排列。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号”,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号”。只有认清保健品专用标志和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

二、购买保健品要看包装标签说明。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应标有功能、成分名称、含量、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生产批号、生产厂家等。

三、购买保健品要注意产品的“适宜人群”。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保健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保健品的“适宜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更要谨慎选择保健品。

四、购买保健品不能简单地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的效果。由于保健品的品牌、剂量和是否添加其它物质等因素,价格自然不一样。

五、购买保健品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广告里的用语,不要被某些企业个别案例或者编造案例的广告宣传所迷惑;也不要轻信“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对于保健品的标签,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有严格的规定。据了解,保健品标签上除了名称、各种原料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商、包装者、销售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外,还必须注明 “ 某某补充品 ” 的字样,如膳食补充品、维生素E补充品、草本补充品等,这主要是在敬告消费者,不能将保健品作为主餐食品大量或者单独食用。

另外,美国保健品的标签上还必须有 “ 补充成分表 ” ,详细标明该保健品中膳食补充成分的含量。例如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其补充成分表中,就要标明每片钙片中,钙以及维生素D的含量。除了主要膳食补充成分外,保健品中的其他含量也要详细列出名称,如钙片中还含有矿物油、玉米淀粉、二氧化硅等十几种成分,都要进行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制造商如想在标签上声明该产品有什么保健功能的话,就一定要同时在标签上声明:该产品不能作为诊断、治疗或者预防任何疾病使用。因为在美国,只有药品才能做出这些关于疾病疗效方面的声明。

美国保健品市场巨大,竞争激烈,但是在电视节目中很少看到保健品广告。事实上,一般只有在专门的健康类杂志中才可以看到相关产品的广告。即使在广告中,美国的保健品生产商也不敢盲目夸大自己的产品效果,相反,它们在措词上显得过于 “ 胆小 ” ,例如经常使用 “ 该产品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什么问题 ” ,或 “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请咨询医生意见 ” 等。这主要是因为,一旦保健品出现夸大其词的情况,让消费者抓住小辫子,那么在美国这个爱打官司出了名的国家,绝对会 “ 吃不了兜着走 ” 。

国家正规保健品标志是什么

看标识。包装左上角像蓝色小草帽的标识(如图),有此标识才算是保健品。特别警惕,无标识的属“食准字”,是普通食品。另外,应注明: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份、保健功能、适宜人群、食用方法、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二、看批准文号。在蓝帽子下面,从2005年7月1日起, “卫食健字”统一更换为“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第××××号)。80%的性保健品会以 “食准字”批文为幌子,违规宣传性功能功效;20%的产品本身质量毫无保证,虚假欺骗性相当严重。

三、看保健功能(非治疗效果)。看外包装上与宣传说明书是否一致。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疗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如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性功能,消除脂肪肝、治疗高血压等都属违法。一种产品只有一两个功能,如果宣称具有五六种功能的,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也是违法。

提醒消费者,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为主的保健食品,不允许声明具有任何保健功能。

目前,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种保健功能(可以咨询会场工作人员),除了这22种功能以外,宣称的其它任何功能都是非法虚假宣传。消费者购买

保健品包装一定要有什么标识

我们如何从外包装上识别真假保健食品?这还真的需要一点技术含量。下面是根据我在这个行业20多来的从业经验给大家总结的几点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最起码能把一小部分假冒伪劣产品识别出来。

1. 粗看是否合法

要看是否合法。也就是一些媒体记者教给大家的那些方法。虽然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多少真正的实际作用,但它就好像是一个“粗筛”,让你先过滤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看有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保健食品批文,也就是那个保健食品标志,即俗称的“小蓝帽”,有小蓝帽才是国家法律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而只有法律承认的保健食品才能宣传功效。

看“小蓝帽”还要注意看小蓝帽否有效:如果小蓝帽下面是“卫食健字第(年份)XXXX号”,那肯定是假的,因为国家在2003年6月份以后,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统一为“国食健字第(年份)XXXX号”。

保健食品标志

国食健字有效期为5年,5年期满要重新申请注册。所以,如果你看到“国食健字第2013XXXX号”以前的文号,都为假货。2016年7月以后,还出现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了备案制产品,由省级食药监局批准,批准文号为“食健备字第(年份)xxxx号”主要是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功能性产品和进口保健食品还是由国家食药监局批准,所以,你看到备案制的批准文号是2016年前的,肯定是假的。

如果没保健食品批文,肯定没有小蓝帽,只是普通食品,至多算个营养品,就更不能宣传功效了。有些监管不太严格的市场,这类产品也时常出现在药店里,超市就更多。所以,买保健食品尽量到药店去买,毕竟国家对药店的监管比对超市的监管严格多了。药店的进货渠道及手续比超市更规范和完善,质量肯定比超市更有保障。

2.细看是否“三无”

光看“小蓝帽”当然不行,因为市场上有很多假冒的“小蓝帽”产品,所以还要再看一些细节。

一看是否“三无”产品。正规保健食品的瓶贴上,一定会标明“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还有”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等,这些都要在外包装上标明,少了任何一项都是不规范的。

瓶底非常清楚地标明生产批号、日期、保质期

二看瓶贴上是否标明“主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这三个也是一个都不能少。保健功能都是国家公布的27种保健功能里的一种,当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能会标明:补充XXX维生素、矿物质。这也是合规的。任何一款保健食品,一定还会有一个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你们购买保健食品主要看的是什么?

我们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你都注意什么呢?那肯定是在购买保健。我想给你看。看看有没有问题啊?

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正规保健食品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

一、看标志。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7626161+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0040048,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

二、看包装标识。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

四、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

五、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不要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界定了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品必须要注明什么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