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什么(区域经济学主要学什么)
区域经济学考试内容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复试用什么书
初试:
802-经济学综合
主要书目: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辅助书目: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宏观经济学》巴罗
复试:
综合考试(含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学考哪个方向比较好
1、区域经济学无所谓考哪个方向比较好。研究方向是招生单位预先告知考生有这方面的指导老师,即导师可以指导这些方向的研究。即使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入学后也可以根据兴趣或变化进行调整。
2、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主要是看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是提供的选择项而已,一般来说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研究方向即可。现在不少专业都是入学后才选择研究方向。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入学后的课程学习是一样的,不同方向只是导师不同而已。研究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方面。
【考研】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学考哪些专业课?
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数学三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7年8月出版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1月出版
区域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起步不早,所以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学校纷纷增加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但是硕士的就业情况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从国家政策来看,区域经济学的作用在加强,比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等等,还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等等,都是十一五规划重点。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区域经济学 考研 专业课 考哪几门???
不是每个学校考的都是一样的科目,下面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你参考一下,还有什么疑问直接联系我们《‘秉道’////考研////网》》》》》了解详情
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经济学
复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
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科目是什么,具体点,谢谢
你好,有政治,英语(或俄语日语德语法语),数学四,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为综合考试(含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
详情请查询:
区域经济学考研科目
区域经济学考研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考研英语一(满分为100分)、考研数学三(满分为150分)、经济学(满分为150分)。
区域经济学考研考什么
1区域经济学研究观点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