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名词解释(经济范围名词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1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经济系统是动态的实体,并且在这些系统中发生的种种变化的性质及结果相当重要。这种变化影响着个体福利,并最终会影响社区和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不得不对观察到的变化做出反应。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应非常被动:当经济状况改变,他们立即发现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了,于是迫使自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环境。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经济体制的改变代表了一种挑战;他们想办法理解那些引起变化的因素的本质,并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校准他们的行为模式或试图把这种变化带入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经济学代表了一种可以理解经济体制的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我们想办法找出制约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因素,以及随着这种分布变化,了解它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重要的影响。 因此,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成以下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第1个“何事”指的是经济活动的每种类型:不仅包括工厂、农场、矿山等狭义的生产、建设活动,还包括其它各类企业、家庭、私人和公共机构的生产活动。“何地”指的是相关经济活动的区位;它包括空间接近、集中、分散和空间模式的相似或相异,“何地”还可以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讨论,例如就地带、地段或地点而言,讨论地区或者微观地理单位。“为什么”和“应该如何”的意义参考经济学家在其能力和胆量的某种弹性限度内对问题所作的种种解释。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它的迟到的出现表明了一个令人遗憾的趋势:即以前的传统专业领域原则失去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忽略了一些亟需应用综合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重要的问题领域。直到最近,传统的经济学家仍然忽视“何地”问题,在他们研究的许多问题中没有考虑任何的空间因素。传统的地理学家,虽然直接涉及“何事在何地”,但是他们仅仅凭借描述现象和绘图,缺乏解释人类行为和机构活动原因的任何真正的技术。传统的城市规划者,具有类似的局限性,他们只专注于理想化的都市布局的外形和审美方面。 这种不幸的形势在最近几十年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转。那些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标签称呼自己的个人,如: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城市和区域规划专家、区域科学家和城市学家,已经参与发展分析的工具和技巧,并把它们应用于解决一些最紧迫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以来,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以其坚持不懈的开创性工作和在思想及组织方面的领导能力,对从各种各样的理论中获取支持,从而创立这门新学科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建立的的“区域科学”的领域极其宽广。(胡佛)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学考试内容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
求解《区域经济学》的一些名词解释 弹性专业化 丰田主义 绝对优势假说 区位商
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区域经济学的内涵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区域经济学的名词解释,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名词解释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区域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区域经济学的名词解释,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