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亚洲为什么以高原山地为主)

本文目录一览:

比较五种地形(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追加分

地形可以影响气候与植被:

平原地区如果光热水的条件较好的话,可以发展种植业。

山地地区的植被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变化,(以台湾山脉为例:山脚为热带和亚热带植被,往上依次变化为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高山灌丛和草甸等)如果海拔足够高,在5000米以上就会积雪。

高原多为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盆地地区湿热多雨,适合发展种植业。

丘陵地带多发展经济林果木。

云贵高原的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形崎岖,平地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山间盆地或坡度小的地方发展种植业需要修梯田,改造地形.坡度大的地方发展林果业,畜牧业.

黄土高原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有利影响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

(1)黄土土质松散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垂直节理发育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特别适合挖窑洞居住,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2)高原地形水土流失严重,但适合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特别是经济林业的发展如苹果的种植.

(3)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不利影响:

(1)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肥力越来越弱.

(2)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人们的出行.

(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多

黄土高原生产上已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谷子和高粱等杂粮作物,原来是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现在有了很大改观.该地属于半湿润到半干旱干旱、季风与非季风、农牧业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旱灾,蝗虫灾害和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是高原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1)黄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小

(2)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3)植被稀疏

(4)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无法蓄积水土。

高山高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不利)

高原高山气候高山农业是主要种植区。

一、高山农业分类高山农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如高山种植业、高山畜牧业、高山有机业、高山渔副业、高山观光业、高山旅游业、高山土特产等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其中目前比较常见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的有高山蔬菜、高山水果、高山花卉、高山牛奶、高山养殖、高山药材等。

二、高山农业优势

1、凉爽气候优势。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每升高海拔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即海拔600~1200米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的山地气温比当地平原低3~6℃。

2、山地资源优势。我国山地广阔,可开发高山生产山地资源丰富。

3、品质优势。因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以高山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绿色农业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的生产。

高山农业是指在具有海拔较高,温差较大,污染较少等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山地发展培育动植物等获取食物及工业原料的特色农业。

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

自然区位优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亚热带温度带,光照充足;这里夏季降水丰富,为水稻种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这里的水稻土也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条件;

比较各种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适宜种植业,对农业生产影响和限制较小,生产的规模也较大.

丘陵: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根据需要并适当地改造为梯田,但易引起水土流失,适合种植果树,茶叶,可进行适当的放牧业.

山地:地形起伏,对农业限制较大,一般只能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高原:塬面开阔,发展畜牧业,也可以适当发展种植业

盆地:水热条件好的发展水果种植业,若盆地内部地形较平坦,如我国的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亚洲高原地势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吗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