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原则(不属于财务报表分析基本原则)
本文目录一览: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和认定层次实际执行的重
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大于具体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先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再对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具体的分配,也就是说,本着一般角度来考虑,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要比具体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要高一些。
在审计实务中存在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此时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不能大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扩展资料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原则:
注意事项:
会计报表是根据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的资料按一定的表格形式进行汇总反映和综合反映的报告文件。
由于日常核算资料具有零星,分散,量大等特点,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原则了便于各级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效益,必须将日常核算的资料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口径进行汇总和综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
计算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报表级别的重要程度由财务报表审计确定。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面的重要性,以便得出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结论。
会计报表重要性的确定
判断依据及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可变比率法)。
净利润法 5% - 10%。
营业收入法:0.5% - 1%。
总资产法 0.5% - 1%。
净资产法 1%。
拓展资料: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1.首先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判断基础。在选取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交易及账户余额。在分配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这是由于在复式记账情况下,一笔影响损益表项目的错误也同时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正确性,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就可对损益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具体分配时,应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3.会计学习网一般来说,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其审计成本也较小,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发生的业务少,能够进行较详细的审计,只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其审计成本也较大,故应分配较大的重要性水平;应交税金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涉及违法问题,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学中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审计学中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需要认真研读财务报表相关知识,避免出现重大风险。
一、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站在整体财务报表而言的,他不是与特定财务报表项目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则与特定财务报表的项目相关。比如说企业的收入入账时间是不正确的,则影响到的是与交易相关的认定。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舞弊,则影响到整个报表的认定。
二、方法适用范围
1、净利润法适用于利润水平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
2、营业收入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企业 。
3、重要性标准计算基础以当年未审数为主,适当使用前三年平均数。
从以上叙述能够看出,这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标准就是看一下重大错报风险能否影响到具体的认定层次(财务报表项目),如果影响的是认定层次的话,则属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否则则属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扩展资料:
现代审计学科体系一般由理论审计学、应用审计学、审计技术学、历史审计学四个分学科组成。理论审计学,主要研究审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对不同类项、不同国家的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等。
它包括审计学基础理论和比较审计等。审计学原理属于理论审计学的范畴,主要研究审计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规律,它对于整个审计学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审计学,主要研究各类不同目标的审计和各个不同行业的审计以及审计法学。审计技术学,主要研究各种审计方式、技术、方法和手段及其应用。历史审计学,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兴衰存 亡的规律性。
审计学科体系结构除上述四类分学科外,有人认为还应包括边缘审计学,也即是审计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交叉与融合的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学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如何确定财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如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扩展资料: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cpa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cpa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变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要性水平
什么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 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 固定比率:实务中的常用比率 (1) 净利润 5%大--10%小 (2) 资产总额 0.5%---1% (3) 净资产 1% (4) 营业收入 0.5%---1%
变动比率:根据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计算方法
固定比率: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一个固定比率,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参考数值: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0.5%—1% 税前净利润5%—10%
例:某企业税前净利润为200000元,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指标比例为10%,则 计划重要性水平=200000*10%=20000元
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规模越的大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历年的总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等指标变动较大,那么基于合理性考虑,可按历年平均数计算重要性水平;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人员可采用几种基本方法混合的方法来计算重要性水平或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采用分配的方法,既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帐户。 例:CPA初步判断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 不分配的方法
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可根据帐户或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将其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20%——50%。 4、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内容:存在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舞弊或违法; 存在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