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健康教育工作检查考核表)

健康教育评价分为

1.形成评价 形成评价是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活动,是一个完善项目计划j避免工作失误的过程,包括评价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实际的情况。

(1)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①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②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③教育材料发放系统,包括生产、储存、批发、零售及发放渠道;④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2)形成评价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等。

2.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1)过程评价的内容①针对个体的评价内容哪些个体参与了健康教育项目?在项目中运用了哪些干预策略和活动?这些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计划是否做过调整?为什么调整?如何调整?目标人群对于预活动的反应如何?是否满意?用何种方法了解目标人群的反应?目标人群对各项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如何?项目资源的消耗情况是否与预计一致?不一致的原因?

②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项目涉及到哪些组织?各组织间如何沟通?是否需要对参与的组织进行调整?如何调整?是否建立完整的信息反馈机制?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如何?

③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项目涉及哪一层政府?具体涉及到的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政策环境方面是否有变化?这些变化对项目有何影响?

(2)过程评价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和现场观察3种。

3.效应评价 健康教育是通过改变目标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来实现其目的。效应评价正是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近中期效果评价。效应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

(1)倾向因素:目标人群的卫生保健知识、健康价值观、对某一健康相关行为或疾病的态度、对自身易感性、疾病潜在威胁的认识等。

(2)促成因素:卫生服务或实行健康行为资源的可及性。

(3)强化因素:与目标人群关系密切者对健康相关行为或疾病的看法、目标人群采纳健康相关行为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纳该行为前后自身的感受。

(4)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4.结局评价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结局评价正是着眼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所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5.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指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和结局评价的综合以及对各方面资料做出总结性的概括,能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为今后的计划制定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形成是开始,过程是全部,效应是近期(中期),结果是远期,总结是综合

健康教育过程评价的指标包括,

一、计划设计步骤

(一)需求评估

1、社会诊断:包括三个方面:评估目标社区或人群的生活质量,并确定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目标社区或人群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健康问题相关的政策,以及社区资源。

2、流行病学诊断:在社会学诊断已经确定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后,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明确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与危害,从而明确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最终确定应优先干预哪个健康问题的分析过程。

3、行为与环境诊断:确定影响健康状况的行为与环境因素,以及确定应该优先干预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

1)区分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2)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

3)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

4、教育与组织诊断

倾向因素:先于行为,又被称为动因因素或前置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行为动机与意向等,也包括个人技能。

促成因素:又称现实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

强化因素:又称加强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强化因素既包括正向的强化因素,例如朋友对某些健康行为的肯定;也包括负向的强化因素,例如对不健康行为的批评、谴责,甚至惩罚措施均可对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发挥一定的作用。

5、管理与政策诊断:核心是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包括组织资源、外部力量,以及政策环境。

6、确定优先项目:需要在众多的需求中,确定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优先干预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优先的健康教育项目。

(二)确定健康教育目标

1、计划的总体目标:又称计划的目的,指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总目标是宏观的、长远的,描述项目总体上的努力方向。

2、计划的具体目标

教育目标(了解)、行为目标(能做到)、健康目标(达到)

包含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考点)

(三)制定干预策略

1、教育策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

2、环境策略:影响行为的促成因素,即物质环境、条件,从而使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意愿得以实现。

3、政策策略:支持并促使行为得以实现;通过影响资源配置、环境改善从而促进健康行为乃至健康。

(四)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案

健康教育策略和活动执行的质量如何,是否能按照项目的时间要求完成各项活动,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

TLC健康管理评估指标

是对TLC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的各环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的一个评价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也是对TLC健康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TLC健康管理的管理过程对TLC健康管理的成本和收益产生影响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从而影响到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最终对TLC健康管理的结果产生影响。

TLC健康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是将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的表现,是对健康资产进行投资的方式。评价TLC健康管理是对目标人群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了某项健康管理管理活动进行评价,考虑的是“有没有做”。而对TLC健康管理结果的评价是“做的怎么样”,可以从目标人群的各种健康数据来评价。

TLC健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 系统性原则。TLC健康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种角色和人员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华的管理过程,指标体系内部各个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必须与日常行为相一致。

(2) 科学性与可靠性原则。进行评估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目标人群健康管理实施的效果,提高投入产出比,让目标对象更健康,必须要保证评估指标科学可靠。另外选取的各个评估指标在理论上应该是比较完备的,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的反应实施TLC健康管理的各方面信息。

(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进行更准备、更科学的评价。

(4)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当是明确的、清晰的、经济实用的。要使得评价工作能顺利进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易于操作。如果某项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很难获得或很难测量,就要考虑能否替换成近似指标。

TLC健康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个——管理过程指标和管理结果指标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二级指标——健康教育和培训、健康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疾病管理、压力与情绪管理、医疗与保险管理、健康状况

拟定一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标准.只需列举一级评价体系,并分别附

(一)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现状

目前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国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虽然不多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但很多省市正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研究。1998年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它按机构设置、教育与辅导、队伍建设、教育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以这四方面为依据,根据程度不同分别以A, B, C三个等级在上海市嘉定区进行评价[3]。2002年,“黑龙江省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总课题组制订了“学校心理保健工作条例”,并设计了一份针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学校心理保健工作评价表”。该评价表以组织与领导、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心技能育、心理保健工作过程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四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分别赋予15%、20%、 50%、15% 的权重。评价结果采用自评和他评方式结合[4]。2002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契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推出,研究制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开始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效果成效等方面的综合评价[5]。2004年由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按照良好(81~100分)、合格(61~80分)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工作条件、活动内容、人文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6]。杭州市教育局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与完善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价系统等三个子系统(一级指标),并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系统分解成8款(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考核指标,各项指标赋以一定的权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系统主要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校心理环境两方面进行评价,并分为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环境、课堂教学、人际支持、专项支持五个指标;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价系统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优秀论文和先进个人进行评价[7]。

另外,对此做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有吴增强、陈家麟等。吴增强在《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中,认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评估可从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评价、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评价、学校心理辅导组织管理的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评价四方面进行评价[8]。江苏陈家麟从领导重视、师资素质、活动场地与设施、教育过程、教育质量五方面设置评价指标[9]。尉辉栋依据有关文件及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动态性、全面性、一致性等六项原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三方面(一级指标),对三项指标进行细化设置二级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10]。

(二)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一些省市和专家已经对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做了很多研究和实践,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并没有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相一致,而且国内至今也没有一个被认可的评估模式。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

1、评价模式的指标片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与家庭、社会合作情况等各方面的评价。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师的,针对学生和与家庭、社会合作情况的较少。

2、评价模式的评分标准缺乏客观性。评分标准易受评价人员主观影响,分数评分有很大的主观性;等级评分制欠精细,只是使用“优良中差”等级评分,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界定的评分标准。

3、评价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往大部分研究都是在理论层面上建构评价模式,没有真正应用到现实实践中运行,科学性、有效性尚待定论。

4、评价模式重上级评价。一般评价模式都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的需要,缺乏学校自身、学校教工和学生的评价,真正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这样做多了应付公事的色彩。

5、评价模式重过程轻效果,重静态轻动态。大部分评价模式都是对过程的评价,如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等,缺少对学校、教师、学生的长远效果的评估,这个过程是静态的,缺乏纵向评估。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原则

教育部虽然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价之中”[1],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文件中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思路,所以有的省市建构自身区域性评价体系,如杭州市,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建立本校的评价模式,缺乏统一性。鉴于此,本人认为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国家规定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一定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文件结合起来,甚至有可能国家统一制定一个基本的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评价模式,这样既能保证全国都有统一的标准,又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2、目标与结果,过程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要设立目标,评价时要根据目标对其评价,看看结果是否达到目标;评价模式除了包括过程评价外,还要看工作开展、评价对象受益的效果。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标准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指标的建立也要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区、学校一般都是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评价,评价偏于主观和片面,应结合学校自评(包括校方管理层评价、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评价),家庭、社区评价等,才能全方位的评价,基本保证客观性。

4、全面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应全面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事实,反映其均衡性,另外,各项指标根据重要性设置不同的权重,要特别突出权重重的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全面工作,本文只介绍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意义、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构建的原则,由于具体的评价模式指标正在制定,运用到实践中的效果还不能下定论,所以,为了保证评价模式指标的科学、有效,暂不提供具体指标。这也是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我们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且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各学校配合一起完成,以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健康教育结局评价指标包括哪些

叫健康教育结局评价指标基本上包括一些健康的预防,还有健康的实施,还有健康的实施结果,把这些方面进行一个综合评定。

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有哪些?(急啊!!!)

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

1、运动器械的使用:每天至少有2小时可以自由使用不分活动器械。

2、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根据个体反应和天气等情况,调整户外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为幼儿提供有关的材料或活动,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锻炼身体。(早饭前户外活动不适宜,易低血糖)

3、幼儿的情绪情感:教师要了解幼儿情绪变化的原因,组织相应活动,帮助幼儿分享疏导其积极或消极情绪,(如让兴奋不已的有二给大家讲一讲令他高兴的事)。

4、自信心:结合幼儿的兴趣能力,提供不同任务,让每个幼儿克服困难和挫折。

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界定——

以0~6岁婴幼儿“健康教育”为主要抓手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以促进婴幼儿“健康生活”为落点,以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目标的主题式综合课程。

2、课程的内涵——

健康的教育:是全程的教育(0—6岁婴幼儿的全程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涵盖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是全员的教育(园内的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园外的家长、社区人员等)。

健康的生活:是指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教育的有机整合。 ? 健康的人格:每一个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智商与情商的健全。

3、课程的特色——

重在“健康”:

满足每个孩子享受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力。

保障孩子与其年龄段相应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为孩子现时和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凸现“儿童”:

每一个的儿童——指每一个儿童获得的机会是均等的,是符合他(她)们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不同经验水平的。

不同的儿童——尊重儿童与生俱来的诸多差异,注重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给儿童带来的适宜发展。

未来的儿童——谋求为儿童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即建立在儿童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建构和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 强调“综合”

“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综合幼儿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又螺旋型上升、回归幼儿的健康生活。

“健康教育”的学习,是在主题背景下,采用“融合式、集体式、田野式”活动相结合,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的形态交互、交织呈现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成为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得益、终身受益的一代儿童。

(三)课程的结构、内容

1、共同性课程: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体现确保基础,重在保底;面向全体,覆盖全日;着眼累积,重视体悟;全面发展,和谐进步的原则。

内容及示例:(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5~P8)

2、选择性课程:以本园“健康教育”为特色,体现健康身体、健康心智、健康生活、健康人格的综合内容。

具体内容:

食物与营养疾病的预防

自我保护

生理和心理健康

选择性课程提要:

制订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各年龄段分目标,制订学年、学期幼儿园“健康教育”计划。

开发、研制、实践“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系列。开发、研制、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关活动,建立评价标准。

建立完善幼儿园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各项健康保障制度(常规制度、各类应急预案及制度等)

幼儿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体检等)

幼儿健康护理服务(文本、实际、物质、精神等)

急救(设备、人员培训等)

传染病控制(红眼病、肝炎、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禽流感、SARS等) 教工保健(生理、心理等)

创设安全、健康、优质、富有儿童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校舍建筑、桌椅、照明设备、专用活动室、办公室、盥洗环境、饮水、饮食环境、走廊、操场、绿化、环境维护、废弃物处理、厕所、节约水、电、煤、室内外布置等。

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幼儿:自信、友善、关爱、开朗、活泼、勇敢

教师:人际关系、心理减压、情绪纾解、心理成长

领导:大气、民主、积极、互动

家长:理解、支持、合作、共营

与社区、家庭联合建设健康、和谐、健康、文明校园

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共建健康校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环境互动、成果互惠)

努力建设一支主动关心幼儿园工作、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自愿提供各方面资源、热心履行志愿者义务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康、互动、协作、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 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健康教育”实施方式

2、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凸现主体性、坚持活动化、注重体验式 ? 凸现主体性(孩子、教师、家长、园所本身)

坚持活动化(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走向自然与社会)

注重体验式(尊重兴趣、鼓励探索、培养合作)

3、课程实施的要求: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依照法规和本园课程管理方案实施

有效管理。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课程管理制度,领导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并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评价等。

幼儿园基础保教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幼儿园共同性

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日常实施进行观察、统整、协调和测评;建立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要求并落实到位;定期与园长一起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选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及课程质量监控展开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改进实践的园本研修;并就课程资源的常规配置、课程实施中的相关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有效实施、开发和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参与课程和执行各项课程制度的自觉性,把课程实施作为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勇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创新。

(五) 课程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依据:

2、课程评价的要点:

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方参与、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评价视角的全面性;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者的广泛性;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篇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一、指导目标:

1、本学期继续对全园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活动,使幼儿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相互关怀、团结合作;能够勇往直前、分享快乐;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针对个别留守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通过沙盘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园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真正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

4、对全园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减轻教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关爱自我,分享快乐!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多与各班老师交流,分享;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做好心联小屋的工作、幼儿园博客的更新、家长培训工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方面:

(1)、对教师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

(2)、为每个班的幼儿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请各班的老师随堂听课。

2、幼儿方面:

(1)、教会幼儿掌握几种让心情变好的方法。

(2)、让幼儿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3)、让幼儿通过心理活动的开展,能够认识自我,改变错误行为,不断成长、快乐分享。

3、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为全园家长组织一次培训。(听专家讲座的形式)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专责心理教师:邬 涛 活动从第四周开始,若因幼儿园有其他活动,活动将会做临时的调整。)

篇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第二幼儿园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让幼儿更健康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园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园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保健条件,加强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的健康意识。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身体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幼儿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

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构建园长主管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师具体负责,各班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同力协作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做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记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学校晨午检制度及疾病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书面报教育局和防疫站。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

努力按规定配备好兼职健康教师,要求教师对幼儿施教要有计划、有教案、有教具、有记录、有总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促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家园共育活动,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师素质

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保教人员、健康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业务能力,促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发展。

篇四: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目的: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

*语言教育方法: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座谈。

*文字教育方法: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折页;卫生报刊;卫生墙报;卫生专栏;卫生宣传画。

*形象化教育方法: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

*电化教育方法:广播、投影、录像带、VCD等。(面试网 )

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评价的指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

* 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人格 测量指标、智力测验指标、症状自评量表)、疾病与死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 数、ASHA指数、功能状态量、生活质量量表等)。

健康传播技巧: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这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标语、板报、宣传单张、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向社会人群传播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播:是指通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篇五: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重、难点分析: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那些

印刷资料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的种类和数量

音像资料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宣传栏设臵和更新情况

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自评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