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工业园区路基施工结构设计(路基工程设计)

本文目录一览:

路基施工工艺及流程

1、低填浅挖

道路沿线地势高低起伏工业园区路基施工结构设计,对于填方高度小于1.5m工业园区路基施工结构设计的低填路段及挖方高度小于0.8m的浅挖路段,设计时考虑从原地面挖至路床底(即路槽一下0.8m范围内换填4%生石灰土后再施工路面结构部分。

2、素填土

根据本段地基勘察报告,沿线局部路段有0.4~3.5m深的素填土,由于素填土结构疏散,堆积年限短,设计考虑当素填土厚度≤0.8m时,清除素填土,回填合格的路基填料;当0.8m厚3.5m,清除耕植土后,翻挖原装素填土,掺6%生石灰回填压实。

3、水塘

路基处于水塘路段时,当路基占用水塘面积较大,路基范围外水塘面积较小时,水塘宜废弃,按干塘处理,先将整个水塘抽水放干,请处理及范围内淤泥,然后换填0.6~1.0m的厚毛渣石,再换填素土至路床顶;路基范围外侧用素土整平至塘埂。

当路基占用水塘面积较小,水塘仍有保留价值时,在坡脚外侧抽水,路基内侧清淤并分层回填毛渣石至塘埂;常水位+0.5米以下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工后拆除编织袋围堰。

因水塘塘埂处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将塘埂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设4%向内横坡,分层铺设双向土工格栅,最后在塘埂顶铺设一层双向土埂格栅。

扩展资料

路基横断面勘察设计应注意:

一、上下行分台高(h)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h=5~6米为宜;

二、中分带宜采用轻型支挡结构,且忌重力式结构,坡比n=0.25~0.5为宜;

三、加强上下台间的排水,特别是向下台线倾斜的超高路段;

四、加强上台线中分带安全措施,特别是上台为下坡,中分带为曲线外幅路段;

五、分台式路基长度每2~4km一合为宜,有利于上下行线的联系;

六、填方路段适当加宽中分带宽度,以减少支档工程,有利于路基的安个和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基

求市政道路路基土夹石施工方案和路缘石基础M7.5浆砌片石手摆块石基础的施工方案!很急的,

手摆片石道路施工方案

一、 编制说明

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机电材料园渝巫路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即将开工,该工程K2+875~K4+320段道路按设计要求需回填2~6米深,工程与老渝巫路基本重合,现路面破损及为严重,且车流量较大,交通枢纽困难,为加快工程整体进度。在现园区第十二期平场范围修建一条临时施工便道(具体位置见附图)。我司综合考虑近年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掌握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多方面因素,遵业主要求、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在满足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前提下编写了本方案。

二、 工程概况及施工要求

规划施工便道范围内现有一条长约800m,宽4m的交通道路,结构为手摆片石、泥结碎石;其余部分为正新平整地块,为抛填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临时便道施工图要求,规划的施工便道宽8米,施工总长度为1778.62m, 其中A至B段道路结构层宽度为8米,长为400.07米,基层为30cm手摆片石,面层为10cm泥结碎石,基层及面层需按施工规范碾压密实;B至C段道路结构层宽度为8米,长为540.55米,该路段为正新平场区域,基层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区域积水较严重,无法排放,为保证路基质量,在该路段设两处横穿道路的临时过街管涵(具体位置见附图),材料为D10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长度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准,施工采用标准图集要求进行;并换填2米深,采用合格路基填料并按规范碾压密实,基层为50cm手摆片石,面层为10cm泥结碎石,基层及面层需按施工规范碾压密实; C至D段道路已实施,现向正新侧扩宽4米道路结构层,长为838米,该施工段局部区域需要取土回填才能与已建的4米宽结构层接平,回填量约400m3,基层为30cm手摆片石,面层为10cm泥结碎石,基层及面层需按施工规范碾压密实,并与已建道路路面高程接顺。道路左侧(靠山侧)设土质排水沟长为754米,底宽0.5米,高1.0米,两侧按1:1.5放坡,工程计量以实际现场收方为准。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为依据,经复测加密后,用全站仪准确放出路基的中线和边线。

2.清理掘除后的地面标高经测量,标高数据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作为路基处理方式的计算依据。

3.临时排水:将B→C段路基积水严重区域开挖沟道将水引出。

四、施工进度计划

开工时间:2010 年11 月24 日,完工时限:2010 年12月4日。

五、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根据路基桩位平面中各桩的座标。用全站仪准确地测放需处理段落的中心桩线和左右侧边桩线。同时确定地面高程。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进行反开挖至设计高程。平整场地,整平后与原地面形成≥1%的土拱,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大于85%以上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片石进场后,根据石料形状大小人工摆插,大面朝下,尖面向上,石与石之间竖向紧密靠拢。遇有过大石料用石工锤改制成25~35cm,才能使用;铺砌中,片石与片石之间产生的空洞,缝隙用小片石填塞,并用石工锤敲击密实。片石摆插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再撒布碎石嵌缝找平,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然后再撒粘土、碎石混合料,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使面层形成100mm厚的泥结碎石路面,达到使用效果。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开挖或换填→平整场地→验槽→片石进场→人工铺设 撒布碎石嵌缝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撒粘土、碎石混合料→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2、材料要求:片石材料要求使用不易风化的石料,石料的强度不应小于30Mpa,片石厚度不小于15 cm。高度介于25~35 cm为宜。

3、片石垫层压实所要求达到的紧密程度及所需碾压,遍数由施工试铺路段确定。

六、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安排

1、石料选用就地生产的碎石、片石。

2、路基一队:石工5 人、普通工人15 人、挖机一台、压路机一台。路基二队:石工5 人、普通工人15 人、挖机一台、压路机一台

七、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

(一)、工程管理组织及设置

手摆片石施工由路基一队和路基二队具体负责,施工段落划分如下:

路基一队:负责从A点向C点方向施工、以及该段路基中软基处理、防护工程的施工。

路基二队:负责从A点向C点方向施工、以及该段路基中软基处理、防护工程的施工。

(二)、人员分工

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路基一、二队组织设置主要有:

队长: 1 名,主抓全段生产、质量、安全等全方面事宜。

副队长: 1 名,主抓技术、质量、机械调度。

测量负责人: 1 名,主要负责本队路基放样。

质检员1 人:质量检测及报验。

机械负责1 人,主要负责本队机械使用、维修等工作。

安全员1 人,主要负责本队安全方面工作。

八、质量控制方法

1、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白各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各道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要点;

2、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创造一个“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氛围;

3、坚持监理程序,服从监理监督;

4、每道工序实行“三检制”,即工序完工后,施工队先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量员验收,检查合格后,再由项目质量员报请监理验收,每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实行质量责任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明确

的质量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每月兑现。

九、进度保证措施

1、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各工序的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2、加班加点、保证24 小时施工。

3、各工序之间交叉进行、紧密衔接。

十、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劳动安

全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建筑安装操作规程施工,建立

健全管理体系,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配备兼职安全员,

层层抓安全,人人抓落实,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2、施工前对全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各生产机长及班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3、现场施工的各特殊工种如挖机、压路机等均持证上岗。

4、夜间施工应具有安全的照明设施,严禁酒后上岗。

路基的施工工序是什么?

1前期准备工作

1路基开工前,首先要进行测量定线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断面检查与补测。测量精度以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为标准。测量的工具,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当导线点与水准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对其进行加密,成果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签字认可后使用。

在开工前进行施工放样,放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护坡道、借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对工程沿线及借土场应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JTJ051-93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天然液限、塑性指数、密度、含水量等的试验。用于填方的土样,测量最大干容性、最佳含水量或毛体积比重和土的加州承载比GBR值,测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清理掘除。在路线用地范围内的树木、杂草、灌木等应予清除,按照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并运至工程师指定地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结构物按要求清除,对于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予以适当加固,对文物古迹妥善保护。路基表面清理完工后,并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填前碾压并达到监理工程师的规定要求。挖方或填方区域内,所有的腐植土、淤泥、表层植土均应挖出干净,按环保规定弃置路基范围用地以外,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弃土条例要求处理,对因挖出孔穴、障碍物而留下的孔洞、树根按要求进行处理。

2路基的填筑方法

路基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果原地面不够平坦,填筑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达到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添一层。对于原路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沿纵坡逐层、分层填压达到密实。但填之路堤的上部,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水平分层填筑是填筑路堤的基本方法,它最能保证质量,一般均采用。

在同一路段如果要用到不同性质填充材料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1不同性质的填充材料要分层填筑,不得混填,以免内部形成薄弱面或水囊,影响路表的稳定性。

2路堤上部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影响很大,一般宜将冻稳性、水稳性好的土质填在路堤的上层部位;如果路堤的下部可能受水浸淹时,也应采用水稳性好的土质来填筑。

3透水性较大的土填在透水性小的土下面时,如果两者粒径差别较大,要在中间加铺过渡层。如果透水性较小的土填在透水性较大的土下面,其顶面应做成4%的双向向外横坡,以免积水。

4沿纵向同层次要改变填料种类时,应做成斜面衔接,且将透水性好的填料置于斜面的上面为宜。

5填方相邻作业段交界处如不同时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好台阶;如同时填筑,则应分层互相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路基填土与压实

公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填土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经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空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的沉陷或坍落甚至工作条件也应予以压实。

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空隙为水和气体占据。采用机械对土施以碾压能量,使土颗粒重新排列,彼此挤密,空隙减小,形成新的密实体的增强粗粒之间的摩擦和咬合,从而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有选择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强度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的要求。对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3.2路基压实

路基受到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小,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越高路基的压实度要求也越高。当前很多路基施工中,都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对提高路基土的实压度起能良好的效果,规范规定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他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硬性规定。

3.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难度很大的,规范对此作出了相应调整:第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第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基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第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添加生石灰,通常可获得预期的效果。现在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3.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内向倾斜的台阶。如结合坡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允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若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的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与适量的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石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实验决定。

3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宜粉碎,使用前应通过实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能使用老黄土。新黄土是良好填料,用于填筑路床。黄土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水槽,将水引致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

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排水量,做好出水口的加固稳定。

3.5压实方法

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应有一部分重叠,震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应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和确保碾压均匀。在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路段,应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在小半径地段应有较的超高,碾压顺序宜先低内后高外的方式。

4 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路面排水的作用是可将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掉,并能防止路基外围外的地表水流入路基内。

4.1 地表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表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泥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4.2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是指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如雨水等降水,减少水量从路表渗入,还达到不冲刷路基边坡目的。

而排水出路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泥土预制块或是现浇沥青混泥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原型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二是分散排水,多用于西北地区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4.3 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渗沟、渗井、暗沟、盲沟等,其特点以渗透的方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时,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沙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几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工业园区路基施工结构设计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