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体验经济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生产和消费的个性化)

为什么“体验”是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的不断提高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消费市场上的产品和品牌日益丰富,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日益变化。80后一代成长为主流消费群体,他们买不起房子但很有可能花钱去香港迪斯尼享乐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他们宁可吃一个月方便面也要买一双耐克运动鞋;他们刚刚荣升“白领阶层”便会预支三个月的工资买LV的皮包……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感性的个体体验,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效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了。

在体验经济时代,品牌的作用开始向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方面延伸。

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说,现在的营销就是以商品为素材,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为他们制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并为产品找到新的存在价值与空间。

体验经济时代,品牌的功能演变成了“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感受”,除了卖给消费者产品和品牌的象征形象之外,还附加了一种最终的体验,包括他们的感官和情感。同时,这些情感元素也丰富了品牌的社会文化含义。 100多年前,美洲人发现有一种植物的果实研磨之后冲泡可以提神。于是,功能型的饮料“咖啡”诞生了。

二十几年前,雀巢咖啡的一句“味道好极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把速溶咖啡产品引入中国的商业人群,“咖啡”成了成功人士的象征。

如今,星巴克将美式文化分解成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味觉上的浓香等,用“浪漫的咖啡体验、温暖和共享的感觉”这种风靡全球的品牌体验将咖啡卖到30元一杯。

消费者为什么会对高价咖啡产生兴趣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原因在于星巴克能够提供的消费环境——温暖而具有现代感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格调、高素质的服务员——共同营造了一个“小资聚集地”,消费者走入其中会不自觉地会遵守这个氛围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浓重的“小资体验”。在这个体验式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体验构成了品牌核心价值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体验型品牌的关键在于定义一个消费者心目中希望的自我,将概念外化成一种可以执行的行为准则,并使消费者认同这种准则,将自身与消费行为过程及情感体验共同构建成品牌准则的一部分。可以说消费者品牌化体验是未来企业业绩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纵观今天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常见到同类产品按不同的价格出售,那些索取高价的产品或许加工得更细致,拿在手里更舒适,看上去更结实,造型更有品味,甚至它让我们的心情不一样……我们可以说得出千百个理由来为那些别致的产品支付高价,只要它有“个性”,这就是一种“体验”。

有效的感官刺激能使人们对体验印象更深,这是人类一出生就有的现象。经营者应该摒弃一些传统的想法,努力开发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体验产品品牌,想一些吸引顾客的主题附加于产品品牌身上。

让“体验”成为产品凝聚在品牌上的最好特性,甚至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本身就是产品,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品牌。当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更好体验的时候,非常主动并愿意为这个产品支付额外的溢价。

在国外,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地开创了体验产品,最典型的就是迪斯尼和环球嘉年华。前者在全球设立的主题公园,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享受体验的王国,后者虽然规模不如迪斯尼,但在全球各地举办声势浩大的游乐狂欢活动为游客提供体验,这种纯粹为体验收取费用的活动设计为环球嘉年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2003年6月,环球嘉年华首次登陆中国内地,落地于上海浦东,让中国人狠狠地过了一把体验瘾,同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迪斯尼和环球嘉年华的成功在于它们的产品具有体验性,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调动消费者的情感,它们把合理的产品、尽兴的娱乐和令人回味的美好记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娱乐业这种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代表。

在任何经济活动内部,都包含着体验经济的种子。为产品注入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上谋求长久牢固的地位,单纯地依靠理性价格诉求是远远不够的。要维持并强化理性诉求的功效,尚需借助于体验的情感诉求。

体验的情感诉求极力渲染美好的情感色彩,把产品塑造成具有人性或心理角色的特点,传达商品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精神享受,给商品融入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加强形象的审美性,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观赏与接受度。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产品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1.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20世纪初,品牌只是一个区别产品的标记。制造商和经销商都试图劝说消费者购买标有他们的品牌(标记)的产品。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强调“独特的售点”观点一直是被广泛采用的广告策略。由于制造商与经销商相比,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拥有更大的优势,因而经销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是说消费者的品牌价值(认知)主要是由制造商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将认知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引入品牌管理理论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品牌价值并非由制造商决定,而更多地是通过品牌(产品与服务)与消费者相互作用并通过消费者认知与体验而产生的。 品牌认知心理的理论表明了品牌价值要由制造商、经销商向消费者转移的观点。尽管该理论还不够成熟,但从最新的品牌理论观点来看它对品牌管理具有明显的指导性意义。1998年,美国著名品牌理论专家凯勒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凯勒认为:品牌(价值)反映了消费者认知的差异,如果没有这种差异性发生,那么品牌产品本质上仍是一般意义的产品。凯勒的观点说明,品牌价值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参与以及相互关系的认知决定的。 对消费者行为研究表明,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意义构建过程中,其心理过程是复杂的,主要包括对品牌和产品的注意、辨别、理解、情感和思考等过程。产品虽然具有客观特性、特色,但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只有接受并体验到其特性,即主观认知而非事实认知,这才是消费者的品牌价值。从对当今成功品牌营销案例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品牌的价值意义不是建立在功能性、标识性价值基础上,而更多地是依靠消费者的体验。 通过营销实践实现消费者品牌化体验对经营者来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新认识品牌资产的构成。人们常说“产品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品牌是消费者头脑里制造出来的” 。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它表明消费者头脑里制造的品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在基本层面上,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他们认为必要的功能。而满足这些需求是产品的特色与功能;二是在心理层面上,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与其自我形象的一致性,品牌代表了内心世界的我;三是在精神层面上,消费者识别与体验到品牌所代表的态度和时代精神,并且在情感上与之相连。这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它超越其对手的最重要的竞争力。世界上成功的品牌都是注重这一层面的发展而取得成就的。

2.品牌价值认知导致品牌化体验的管理策略

体验品牌是经营者把对目标消费者的承诺通过有效传播到达消费者的一种方式。这种品牌管理模式主要是让消费者按照经营者的观念来认识品牌意义。实践表明,这种品牌管理对承诺的传递情况要比你想象少得多。而品牌化体验管理模式认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联系和代表的体验是构成品牌价值的一个制约因素。这样在品牌管理上主张为目标消费者设计一种新的体验然后相应地品牌化体验,这就不是让消费者按照经营者的观念来认识品牌意义,而是消费者自己认为品牌给他们带来有价值东西。品牌化体验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经营者如何建立品牌与消费者品牌化体验是构建强势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最新品牌管理理论主张用以下四个策略来实现消费者品牌化体验这一目标。

(1)创造一个可信赖的与消费者有关的差异化视角,并通过有效的传播实现品牌化体验。

成功的品牌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看世界的方式有别于竞争者。这种差异化的视角是成功品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关键部分。如哈雷——戴维森对摩托车的看法与铃木有着本质不同;微软对电脑的看法与IBM也有着本质不同;三星对手机的看法与摩托罗拉也有本质不同;等等。正是这种“世界观”的差异,成就了企业的成功。这对体验品牌化的含义就是:了解消费者的想法以及如何向他们展示是从了解什么使你与竞争对手不同开始的。

(2)创造一种差异化的形象,并应用于品牌管理各个方面,通过不同场合的接触实现品牌化体验。

假定我们现在已经找出来这个状态了。而这个状态中间又是什么东西决定了我是要用你的产品还是不用的呢。如果我们看一个普通人去买香烟的话,他开始的时候一般会从口感、价格和包装等入手,这是选择的简单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问人家,你为什么要买这种香烟?他会说这香烟抽着顺,你怎么觉得它顺?它很柔呀。很柔又是怎么样的?很柔就是我感觉有点像精神按摩的感觉;精神按摩能给你带来什么?按摩啊,累了,让香烟按摩按摩,按摩以后就会觉得从疲劳当中恢复过来;从疲劳恢复过来给你带来什么?如果你带着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是你昨天干活累的,你就会觉得还是被昨天缠绕,不过经过今天的按摩以后,你就会觉得随着烟散去了,就好像压力也散去了,人就慢慢恢复成了一个新的人。我们从这里面找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实际上它是一个重新更新价值的问题。抽烟可以使一个人从旧的里面被解放出来到新的状态里面去,虽然它可能是短暂的。实际上有的人抽烟的时候可能走另外一条路线,比如觉得抽这种烟可以把我和其他人区别开了。

再如某一牙刷刷起来特别干净,这只是强调了它的一个功能,这种品牌我们只能把它归为低档,如果从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品牌是低于消费者的。如果我们只是强调功能的话,目前我们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中,功能竞争很少有长期取胜的机会,产品和产品之间其实在功能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当然,一个新产品你能保持3到5个月的功能上的优势,但这很难持久。在低档品牌的时候,消费者并不愿意为你这个牌子多付钱,低档品牌也有特别有名的,它起什么作用呢?起识别的作用。在很多的品牌当中,我知道它,同样的价钱我可能优先买它,但不会多付钱,这就是低档知名品牌的特点。

中档品牌能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利益,人们会为此而多付一点钱,这就是中档品牌。中档品牌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是平等的。高档品牌有明显的价值附加,而且这个价值吻合消费者追求的价值。高档品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品牌高于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对品牌有一个强烈的追求,消费者愿意为了获得这个追求愿意多付不少钱。

(3)创造一种代表性的符号体系,增加消费者品牌化体验

找出了品牌可以代表的核心价值,这是一件很专业的工作。你跟一个消费者说,你的品牌核心价值是什么———超越、自由感、尊严、自然,没有用,因为他听不懂。消费者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有形的符号———语言、图画、物体、人物、色彩等来推想特定的价值的。比如品味,人们所谓的品味是由一些符号组成的:家中装饰有西洋油画、言谈中知道哲学、带有欧洲风味的包装、简单但飘逸的线条,等等。准确的定位需要利用准确的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表现出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样消费者就能在丰富的同类产品和品牌中很容易辨认出那个合于他内心需要和价值的品牌来。因此,消费者实际生活中接触的品牌其实就是一些符号。人们几乎是用下意识去选择各种商品和品牌的,什么东西在帮助他们选择呢:符号。

我们所谓高档和低档品牌的区别,这时就转变成了符号体系的区别。高档品牌就是这个品牌符号完全等同于或基本等同于消费者所要追求的核心价值,价值是什么,我们不需要问,只要看这个东西就可以了。中高档品牌可以符号化,但是价值需要申明,也就是说价值已经植入符号里面了,但是还不够稳固。中档品牌的价值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比较脆弱的,厂家一定要为这个品牌所具备的利益不断地做出声明。低档品牌符号和价值之间基本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这个品牌符号不代表它什么价值,只能帮助你能把它从其他品牌中区别出来。假如说这个厂家倒闭了,这个品牌是卖不出钱的,如果是中档的品牌还多少能卖点钱。

如果只是塑造出这个符号就够了吗?还不够,因为通常这种符号是消费者从自己的生活里面表现出来的,比较普通。而超常的符号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符号联觉。我们十个人当中最多只有一两个有这个联觉功能。什么是联觉呢?我们通常认为硬的是什么颜色?软的是什么味道?三可用什么颜色代表?人们能够跨越这些感觉间的差异并建立联系的能力就是联觉能力。美国曾有一个有名的广告就是用蓝色表示冰凉的奶酪。

好的场景表现通常是依靠联觉表现的。非常好的广告是使得这个符号成为独特的符号,独特的符号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一大堆东西里面起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焦点的作用,而且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独特的品牌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种能力,当这个符号出现的时候,我们中间的某些人处在那个目标状态的时候,他的那根神经就会被触动,当他神经被触动的时候,他就会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4)通过品牌人格化塑造,提升消费者品牌化体验

平时我们讲到品牌价值,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品牌怎么样才能人格化。品牌人格化塑造是品牌符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消费者品牌化体验的重要策略。国际上的大众品牌(包括大众的日用消费品品牌)大都能够人格化,大概有90%可以人格化,中国的品牌大概有10%~15%可以人格化。企业要塑造一个品牌的人格化,你要表现这个品牌的性别、职业能力、年龄、爱好、品味、价值观这些因素。只有具备这些因素,企业才能塑造明确、清晰、亲和的品牌人格。举例来说,你怎么才能够表现一个具备人格化能力的品牌的爱好呢?爱好主要是通过形象使者来表现。我们现在使用形象使者的问题在哪里?首先,我们的形象使者是不动的,有人给他拍一个照片他就站在那儿。而只有形象使者的肢体语言才能够传达出他在干什么,能干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第二,他要参与活动,他所参与的活动表明他的社会场景。我们对于单个形象使者是很难界定的,如果说我们是一个伙伴营销,那他应该在伙伴中间;如果他是一个家庭化的营销,那他应当出现于家庭场景。

为产品注入体验,利用体验拉近消费者与产品品牌的距离,促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感情,从而使商品的物理特性转移到感性诉求上,为产品注入了体验,从而突破以往功能产品的局限,将影响范围扩展到消费者的情感。这样一来,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载体,使商品成为个人生活的道具。

请问80后的消费特点是什么,90后呢?

“80”后的消费特征

由于这些“8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父母辈相比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在我国80后出生一代主要是指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可能也是“幸运”的一代,特别是生活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里的一族,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80后一代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广告反应迅速。他们不像上一辈人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历史负累。上一代人看重的是“物质化消费”,比如有钱主要置办“家庭资产”--大到住房,小到冰箱、彩电等;而独生子女则强调的是“感官型消费”--买CD、mp3、上网、互动游戏、旅游、聚会、出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这一代人受到了其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优越,社会与文化的开放。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

因为这些生活观念的引领,他们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大胆与叛逆,在他们眼里很少有禁区,没有不能做的事。有调查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又是一个与世界各国同龄人几乎有着相同观念的群体。因为他们成长在冷战结束以后,全球消费新潮与消费文化基本趋向大同的年代。2004年奥美广告公司对中国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的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还发现,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难怪你们可以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还是中国的上海,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的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一定是露肚脐装或几乎裸露的吊带装,牛仔裤上面总有几个破洞,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她们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地扮酷等等。

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与上一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了传统奉行的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融入了近年来愈加风行的开放式,超前式的消费观念,具有鲜明的自我消费意识的特点。这些变化,都将在不远的未来改变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

“90”后的消费特征

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商家有些茫然,曾经传统的营销方式在90后面前面临失效的风险。对此,商家必须去迎合他们的消费主张才能“抱得美人归”,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90后就要说90后的话。企业必须深谙打动“90后”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互动式体验营销

产品或品牌好就一定能赢得90后的喜爱吗?看看他们的真实消费行为吧: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是“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互动式体验营销在实际操作中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体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将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比如SONY建立品牌体验店,成立SONY梦工厂,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娱乐体验:90后讨厌说教、讨厌教条、讨厌一本正经,他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从深夜KTV里他们舞动的身影、从娱乐选秀节目上他们嘶哑的呐喊中就可见一斑。将产品或品牌的理念特质融入到娱乐之中,以娱乐的体验营销让消费者HIGH的过瘾,让企业赚得HIGH。除了借助娱乐节目,企业自我创意出娱乐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感体验:90后是注重感受的一代,90后是想要得更多的一代。给与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才更能让他们感觉到酷、有意思、好玩。当我们接触一个品牌时,最主要会透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它,但触觉、味觉及嗅觉这三项则较易为人所忽略。其实,最佳的品牌营销,应该要全数囊括五感才算完整。在体验经济时代,“感受”才是让90后慷慨解囊的利器。

稀缺营销

什么样的产品最酷、最值钱?当然是稀缺的产品。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款稀缺产品该让他们多么的疯狂、炫耀。运用稀缺营销,让90后疯狂去吧。

如何制造稀缺?第一是限量。耐克将限量策略运用到了极致,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境地。2005年,耐克推出了限量版飞人乔丹13代复古低帮鞋,引得数百消费者排起了长队。耐克pigeondunks推出,使得数十位争抢的骨灰级耐克迷在耐克店发生冲突,直到警察赶到才解决了问题。据说,该款耐克全球仅有150双。第二是限人。英国滑板品牌西拉斯玛丽亚的东京店,消费者每次只能进20人,其他人需要站在门外由工作人员拉起的绳子后面等待。在前一批购物者离开之后,货架上的产品会重新更换。消费者不仅不因排队而烦躁,反而乐此不疲。

网络圈子营销

“没有网络,让我怎么活?”这是90后的宣言。整天挂在网上,甚至几天不出门,宅在家里上网,是众多90后的写照。网络就是90后的生活园地。这种改变让商家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坐商行为,因为人都宅在家里不出门了,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难以等到“情人”来。商家自然也把营销战场摆到了网络上。然而,相较于普遍使用的网络广告形式,网络“圈子营销”似乎更能深入的影响消费者。

90后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主义意识。他们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社交圈子,分为不同的小圈子,小圈子的意见会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于是,QQ圈子、博客圈子、MSN圈子、校内网圈子、开心网圈子……大行其道。在这些圈子里,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体验,一也乐于接受别人的经验总结,进而作为自己消费行为的依据。

企业同样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网络圈子。当然,圈子的主旨不是强力推销,而是一种服务、一种群友交流的平台,旨在通过口碑促进销售。

游戏营销

不会玩网络游戏的90后会被视为异类。90后热衷休闲游戏,如卡丁车、劲乐团、劲舞团等。游戏对于90后有着无穷的魔力,将产品、品牌融入到游戏之中,或者根据产品特性为其设置开发专门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营销自然也魅力无限。

将营销传播融入游戏之中的植入营销,大多企业已在运作,比如在网络游戏中及开心网上出现的那些品牌。但企业需牢牢把握的一点是,植入营销要植入得巧妙,与植入载体完美融合在一起,生拉硬扯的植入,只会让人们感到讨厌,因为90后不排斥略带的商业行为,却讨厌硬邦邦的广告推销。

根据产品特性设置开发的小游戏似乎更加受欢迎。MySpace中国曾在圣诞节开展了游戏营销,玩家上传自己和好友的照片进行类似“打企鹅”的游戏,然后通过游戏内置的转发系统将制作好的游戏发送给被打的好友,吸引他来玩,也让他可以自己制作一款游戏“报仇雪恨”,利用玩家之间的病毒式传播为广告主带来客观的浏览量和新用户注册。

独特卖点营销

独特卖点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营销手段。但在面对90后消费群体时,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90后有着自己的消费特征——专家型消费,他们有丰富的信息来源,他们对所关注的品牌和产品的信息了如指掌,甚至比销售员更了解。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独特的卖点可以是很漂亮的产品外观,如LG所推出的巧克力手机,以其独特漂亮的外观迷倒了不少人,那一句广告语:Ichocolateyou更让人陶醉;这个独特卖点也以是产品的一个独特功能,如可以旋转的笔记本电脑,能更方便的分享;这个独特的卖点也可以是一个个性、好玩的名字,如一个大学生借助2009年春晚上火起来的“这个可以有”这句话,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小饰品店,店名就叫“这个可以有”,结果,这个店比小沈阳还火……独特点是必须的,因为在90后看来,不独特,不成活。

总之,深入挖掘90后的消费特点和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与企业的营销密切融合,才能拥有未来的强大主流消费群体市场。

消费需求主要有那些特征?

(1)驱动性 当某种需要萌生后,便产生一种心理紧张感和不适感,这种紧张感便成为一种内驱力,驱动人们寻求满足新需求的目标和对策,迫使人们去从事各种购买活动,以满足这种需求。这一特点在冲动型消费者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2)多样性 由于消费者存在着生理、心理、经济、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消费需求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款服装,不同的消费者对其规格、花色、质量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观念逐渐向个性化发展,更要求服装市场的多样性。靠单一款式造成火爆消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选择性 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已经形成的需求经验使消费者对需求的内容能够进行选择。消费者将根据自身的消费经验、个人爱好、文化修养、经济收入等情况,重新选择自己的消费需求。服装商品可选择性的提高也对服装店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时尚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进步,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服装是时尚的商品,它随着流行而变化。消费者购买服装时,首先会考虑它的时尚性。当基本的功能性完全被满足后,款式的时尚与否将成为购买的主要因素。 (5)连续性消费需求的连续性也称为周期性、无限性等,是指消费需求不断地“出现一满足一再出现一再满足”周而复始地循环状态。人们的需求永无止境,是由于人们生存的需要永远不会完全被满足,因而就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活动以满足它。一旦旧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更新的更高级的需求,达到目标的消费者会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店员通过观察顾客身上的着装品质,就会考虑是否要提出让顾客更换新装的建议。 (6)满足性消费需求的满足是相对的,而永不满足才是绝对的。需求的满足性是指需求在某一具体阶段中所达到的满足标准。消费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的改变、审美观念的提高等因素而得到相对满足的。这种相对的满足阻碍了新的消费,服装店的各种促销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刺激欲望而不断拉。 (7)发展性消费需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密切相关的。需求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进步而改变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消费的个性化,也是消费需求发展的必然倾向,消费内容越丰富,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越大,需求的层次越高,消费选择性越强,就越能促进消费生活的个性化。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是无限发展的。发展也使商业竞争不断升级。 (8)目标性人们的需求总是包括一定的内容或某种具体的事物,离开了具体事物和具体内容,就不会产生需求。但对于特定需求来说,又有着十分明确的对象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对象目标,不会凭空臆想出需求对象。服装店为了满足消费需要,会想方设法地帮助顾客寻找所需求的对象。 (9)竞争性在某一时期,消费者会存在多种需求,但只有最强烈、最迫切的需求才能转化为动机,成为行动的主要支配力量。因此,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竞争,竞争也会要求获得满足。例如,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家庭购置衣物时,对老人、儿童、妻子、丈夫会产生一定的需求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一种决定,即刻就会转化为购买行为。 (10)伸缩性服装的时尚性强,可选择性强,带给消费者需求的伸缩性较大,消费者购买服装在量与质等方面往往随购买力的变化、流行趋势、价格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伸缩性还表现在“可买可不买”的思维过程中。

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区别

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区别

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体验经济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企业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虽然产生于服务经济内部,但与服务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消费行为不同

服务经济时代在生产行为上强调分工及产品功能,消费行为则以服务为导向。当人们购买服务时,购买“一组按自己的要求实施的非物质形态的活动”。体验经济时代在生产行为上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则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并注重与商品的互动。当人们购买一种体验时,“他是在花时间享受某一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就像在戏剧演出中那样)使他身临其境”。它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不能完全以清点的方式来测量。

体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时不仅考虑商品的功能性价值,还更多地关注隐藏于商品中的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偏好那些能够展示自己个性化形象,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性商品。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关注获得的商品,还关注获得的地点和获得的方式。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将表现出如下特点:从消费结构看,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从消费内容看,大众化的产品日渐失势,对个性化产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价值目标看,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从接受产品的方式看,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厂商的诱导、拉动,发展到对产品外观要求个性化,进而对产品功能提出个性化的要求。

(二)顾客的角色不同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工业经济的定位是以生产者为中心,注重质量和价格。服务经济的定位是“生产者+消费者”,服务经济时代从生产方来理解和强调产品,“按需定制”中,消费者不是生产者,不参与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服务在生产出来后其价值就固定下来。而体验经济的定位是完全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方来理解和强调产品,经济学家汪丁丁指出:“体验不再是消费与生产截然分开的,体验是消费的,同时又是生产的过程”。顾客参与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体验本身就是目的,这是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的最大不同。此时企业的主要工作是为顾客的体验提供舞台,真正的体验要由顾客来实现。顾客可以在实现体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使体验品产生更大的价值。

(三)满足的需要不同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满足的是一般的生存需要;服务经济满足的是发展的需要;体验经济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托夫勒进一步解释了从生存到发展到自我实现的历史和逻辑过程。他说:顾客一方面希望所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稳定、重复和熟悉程度,但是另一方面要求得到一些刺激和兴奋,他们希望有范围广泛的各种体验能感觉到。体验经济正是从市场需求角度强调了人的无限需求中的“体验”类需求开始转变为现实需求,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自我实现需求,对顾客来说,就是快乐,对企业来说,就是成功。让用户快乐和成功,是工业经济的价格战和服务经济的服务战饱和后,价值链上移的主要战略空间。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随着消费型态的改变,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消费重点将从产品和服务向体验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要是怎样的?

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的消费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就是在现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去消费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的一种新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的观念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也就是不断的去消费

体验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非生产性

体验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美好感觉。它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不能完全以清点的方式来量化,因而也不能象其它工作那样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

短周期性

一般规律下,农业经济的生产周期最长,一般以年为单位;工业经济的周期以月为单位,服务经济的周期以天为单位;而体验经济是以小时为单位,有的甚至以分钟为单位,如互联网 。

互动性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不然,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

不可替代性

农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产品的需求要素是特点,工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商品的需求要素是特色,服务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服务的需求要素是服务,而体验经济为其经济提供物--体验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感受,这种感受是个性化的,在人与人之间、体验与体验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经历。

映像性高增进性

释义

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