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哪里有做手工陶窑体验(泾县琴溪陶窑)
关于陶窑
[钧瓷]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其成就在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尊,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尊仿青铜器式样,口沿外撇,直颈,鼓腹,圈足。器内外通体施铜红窑变釉。口沿下至颈部以天蓝釉为主,晕散数道玫瑰紫红釉。腹部则主要施玫瑰紫红釉。器内兼施玫瑰紫与天蓝色釉。底刻“六”字款并有五孔。
此尊造型端庄规整,釉色如晚霞般柔和典雅。在蓝紫融汇、交织变化的釉色中,呈现蚯蚓走泥纹,使器物更增自然天成之美感。此尊应为宫中植花用的花盆,是宋代传世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高15.8cm,口径22.8cm,足径11.5cm。
花盆六瓣葵花式,折沿,口沿边起棱,深腹,圈足。盆内外施釉,口沿以内呈灰蓝色,外呈玫瑰紫色,口沿下流釉,凸棱处釉薄呈酱色。
底呈深浅不同的酱色,有5个圆形渗水孔,刻有标识器物大小的数字“七”,并有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建福宫”、“竹石假山用”八字款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高14.7cm,口径23.3-18.6cm,足距8cm。
花盆托通体呈海棠式,敞口,折沿,腹上阔下敛,平底,四云头足,盆底有5个圆孔。底面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八字楷书及“四”字。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釉层厚润,上有“蚯蚓走泥纹”。
此花盆托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美观实用,是典型的宫廷用器。其釉面莹润匀净,月白色幽柔典雅,玫瑰紫色绚美艳丽,此精美的花盆托是典型的宫廷用器。
[汝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汝窑莲花式温碗
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莲花温碗,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汝窑盘
汝窑盘,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
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
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器物。
汝窑碗
汝窑碗,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碗撇口,丰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制作规整,足内有五个支钉烧痕及乾隆御题诗一首: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汝窑青瓷胎质细腻呈香灰色,釉色如湖水映出的蓝天。这件汝窑碗胎质细腻,釉汁匀润,是一件精美的稀世珍品。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高3.6cm,口径18.3cm,足距16.7cm。
洗直口,平底,下承以三弯足。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满开细碎纹片。底部满釉,有5个细小支钉痕。清乾隆帝颇看重此洗,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的匠师镌刻在器物外底部:
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
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此器造型简洁,制作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
汝窑三足樽
汝窑三足樽,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此樽仿汉代铜器造型,直口,平底,口、足径度相若。外口及足上各凸起弦纹两道,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底部有5个小支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莹润光洁。
[官瓷]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葵瓣洗,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洗八瓣葵花式,斜直壁,折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开片,片纹交织如网。足底边无釉,露铁黑色胎。
宋代官窑瓷器与汝、哥、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美。其凝厚的釉层系采取先素烧坯体、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层厚度往往大于坯体的厚度。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官窑瓷器多为素面,既无精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描绘,多用凸凹直棱或弦纹为饰,在釉面自然优美的片纹点缀下颇显高贵典雅。
此洗造型优美,釉层莹润如玉,在溢青流翠的釉面上片纹纵横交错,大片纹间又闪现条条小冰裂纹,构成优雅和谐的艺术整体。
官窑圆洗
官窑圆洗,高6.5cm,口径22.6cm,足径19cm。
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此洗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上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这件官窑圆洗是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同时,借助于烧成后期的二次氧化作用,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官窑弦纹瓶
官窑弦纹瓶,高33.6cm,口径9.9cm,足径14.2cm。
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穿带。颈至腹部有凸起弦纹7道。瓶通体以青釉为饰,釉层肥厚,呈粉青色,釉汁莹润,具有凝厚深沉的玉质美。
此瓶体仿汉代铜壶式样,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定瓷]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
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高5.4cm,口径30.4cm,足径13.6cm。
盘侈口,浅腹,圈足。里口凸起弦纹2道。盘以印花为饰,以回纹将盘内壁与内底界开,内底饰莲花、荷叶纹各5组,内壁饰缠枝牡丹2周,两层牡丹上下相错,排列有序。盘内外施白釉,口沿因覆烧无釉而镶铜口,外壁可见旋痕及因釉水下流而产生的泪痕。近足处有多处露胎,是为定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为主,细润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闪黄。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与剔花为代表,尤以印花技法为世人所称道。这件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器型大而规整,印花繁缛,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纹饰清晰,充分显示出定窑印花品种的制作水平之高,是清宫旧藏的定窑器之珍品。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高22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
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刻花梅瓶
刻花梅瓶,高37.1cm,口径4.7cm,足径7.8cm。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肩部刻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下部刻上仰蕉叶纹,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标准式样。
孩儿枕
孩儿枕,高18.3cm,长30cm,宽11.8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枕身釉作牙黄色。底素胎,有两孔。
枕是睡觉时垫首用具。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使用玉枕、瓷枕,这是由于玉、瓷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瓷枕始创于隋代,盛行于唐、宋、元各代。此件孩儿枕塑制精美,人物形态活泼、悠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贵制品。
[哥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八方碗
哥窑八方碗,高4.2cm,口径7.8cm,足径2.8cm。
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碗里外满施釉,外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内壁施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口沿因釉下垂呈现出紫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
此碗造型新颖雅致,折角棱线分明,线条宛转自然,为宋哥窑器物中的珍品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高14.9cm,口径4.6-3.7cm,足径4.8-6.4cm。
��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撇。底足一周无釉,呈黑色。
此瓶釉面光亮莹润,通体开细碎鱼子纹,纹片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为典型的哥窑产品。
哥窑葵花洗
哥窑葵花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
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哥窑弦纹瓶
哥窑弦纹瓶,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
瓶广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四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通体开金丝铁线纹片,底足露胎处为酱色。
釉面开片原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哥窑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其胎体中含铁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下垂,形成酱口。
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纹片和肩颈凸起的四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传世品不多,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哥窑鱼耳炉
哥窑鱼耳炉,高9 cm,口径11.8cm,足径9.6cm。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收下凸,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两侧对称置鱼耳,下承圈足。炉的外观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烧钉痕。
鱼耳炉因两侧置鱼形耳且可用来焚香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此件属于清宫旧藏品,乾隆皇帝颇为赏识,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外底,诗云:
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
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后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哥窑胆式瓶
哥窑胆式瓶,高14.2cm,口径2.2cm,足径5.4cm。
瓶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通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
此瓶造型秀美,器型为宋代所仅见,釉色润泽,纹片典型。此类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哥窑碗
哥窑碗,高7.5cm,口径19.8cm,足径5.6cm。
碗敞口,弧壁,浅圈足。里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深浅不一,如网如织,深纹片呈黑色,浅纹片呈黄色,俗称“金丝铁线”纹。
宣城市马头祥景区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马头祥养生观光园位于泾县琴溪镇马头村,总面积4600余亩。景区分为综合体验区、休闲度假区、精品果园区、花木观赏区(草本、木本)四个功能区域。其中核心区——综合体验区内设文化广场、茗茶馆、茶悠湖、徽班戏台、国学馆及阳光大草坪等景点。别具一格的古民居建筑群、古宣州陶窑文化、抗日旧址、民宿风情苑等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是集生态旅游观光、国学文化、艺术会展、休闲疗养、养生度假、山水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企业。2016年,观光园被评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景区、泾县最佳摄影点、马头特色小镇。2017年被评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当地政府还在园区设立了首家职工疗休养基地。 马头养生观光园的打造、建设主要源于马头古村落与宣州古陶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景观设计结合了琴溪镇的传统陶窑文化,既新颖独特又美观时尚。同时开发了精品果园区和花木观赏区,1000多亩的“花木观赏区(草本花海、木本花海)”是着重打造的亮点,一年四季,格桑花、向日葵、桃花、樱花、紫薇、红枫等花海美不胜收。 整个园区经过科学规划,各类设施设备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富有特色,与本县旅游风格完美融合。未来在马头祥的特色经营和带动下,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思路的指引下,必然培育出活跃的旅游业,努力把生态旅游、特色旅游培育成本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让“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我公司将努力把马头祥打造成一个具有乡愁记忆和视觉冲击的泾县桃花源,让每一个来过马头祥的人真正体验到徽色味道、欣赏到彩色乡村、感受到地域文化。让泾县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厚重的人文积淀更好地得到展示、挖掘、利用和传承。计划今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根据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升级马头祥,主动打好徽派民居文化、生态休闲养生、田园体验观赏三张牌和徽州、绿色、游憩组合拳。让马头祥走出泾县,走出宣城,走出安徽,走出长三角…希望马头祥落地生根后开花结果,以点带面,形成青弋江大旅游圈,依托大环境,大氛围,吸引更多的游人和投资客来泾县旅游、生活和投资!
查看更多有关于马头祥景区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泾县娱乐体验,泾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泾县旅游
瑶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瑶庄遗址在县城西南20公里处章渡以北,县城至云岭公路左侧。背靠四顾山,前为平地、村庄。距青弋江约2.5公里。遗址为一土岗高台,面积约700平方米,1978年发现。出土一批陶片、石斧、石锛、石铲、玉琮等石器。经鉴定约为5000~10000年前之文化遗址。
世古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世古墩在县城西35公里包含乡高园村。地处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已暴露,深度近1米,属东南地区原始文化。出土有磨制石器、骨器、陶片等生活、生产工具。按地理分布及遗物特征比较,属浙江“良渚文化”系统。又与江苏青莲岗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有相似之处。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溪古窑址
位于琴溪乡陶窑村,距县城14公里。遗址有两处古代青瓷堆积层,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厚度约6米以上。出土陶瓷残片为多。据初步考证,此系五代至北宋时期主要烧制日用品之青瓷窑址。遗址上发现刻有“宣”字窑具。唐及五代时期泾县属宣州所辖。“宣州窑”可能即此处。
窑峰古窑址
位于琴溪乡琴溪河东岸,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瓷片,窑具堆积形成一座高约10米之“窑包”。其主要遗物为碗、盏、壶等器皿碎片,造型小巧精致,胎壁薄,胎质细,胎色有白、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分青、白、黑三类。大多为素面,少量有花纹。其中“黑盏”在省内各古窑址中尚属少见。据考证系宋代民窑遗址。
摇头岭古窑址
位于潘村乡琴溪河上游,距县城约9公里。面积约1600平方米,位于河边0.5公里处之山拗中,距窑峰古窑1.5公里。遗址上堆积瓷片以碗为主,有10余个品种。胎色有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有白、青白、青黄等。遗物中有一件上刻“大中祥口口年十月”等字,据此可知为宋代窑址。
泾县 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瑶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瑶庄遗址在县城西南20公里处章渡以北,县城至云岭公路左侧。背靠四顾山,前为平地、村庄。距青弋江约2.5公里。遗址为一土岗高台,面积约700平方米,1978年发现。出土一批陶片、石斧、石锛、石铲、玉琮等石器。经鉴定约为5000~10000年前之文化遗址。
世古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世古墩在县城西35公里包含乡高园村。地处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已暴露,深度近1米,属东南地区原始文化。出土有磨制石器、骨器、陶片等生活、生产工具。按地理分布及遗物特征比较,属浙江“良渚文化”系统。又与江苏青莲岗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有相似之处。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溪古窑址
位于琴溪乡陶窑村,距县城14公里。遗址有两处古代青瓷堆积层,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厚度约6米以上。出土陶瓷残片为多。据初步考证,此系五代至北宋时期主要烧制日用品之青瓷窑址。遗址上发现刻有“宣”字窑具。唐及五代时期泾县属宣州所辖。“宣州窑”可能即此处。
窑峰古窑址
位于琴溪乡琴溪河东岸,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瓷片,窑具堆积形成一座高约10米之“窑包”。其主要遗物为碗、盏、壶等器皿碎片,造型小巧精致,胎壁薄,胎质细,胎色有白、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分青、白、黑三类。大多为素面,少量有花纹。其中“黑盏”在省内各古窑址中尚属少见。据考证系宋代民窑遗址。
摇头岭古窑址
位于潘村乡琴溪河上游,距县城约9公里。面积约1600平方米,位于河边0.5公里处之山拗中,距窑峰古窑1.5公里。遗址上堆积瓷片以碗为主,有10余个品种。胎色有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有白、青白、青黄等。遗物中有一件上刻“大中祥口口年十月”等字,据此可知为宋代窑址。
泾县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生态人文线: 桃花潭风景区、江南第一漂、月亮湾风景区、水墨汀溪、查济风景区(含王稼祥故居)
红色: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主要的就这些了地方比较值得一去了。
泾县哪里有手工活
串珠可以把材料邮寄到泾县泾县哪里有做手工陶窑体验,你可以直接取回家做泾县哪里有做手工陶窑体验,易懂易学,可以搜一下手工·之家看看,看看适合不
有人知道哪里可以自己做手工陶瓷吗,想
景德镇有很多
古窑陶艺基地
陶溪川
明清园(雕塑瓷厂)大学生创业市场二楼
等等等
石家庄哪里有手工陶艺馆
正窑陶艺设计研究中心座落于石家庄开发区学苑路精英中学对过,600㎡办公空间,拥有高温气窑,电窑,拉坯机等设备,能容纳50人同时做陶。中心师资阵容雄厚,是一所专门从事少儿素质教育、成人陶艺创作和设计、教学、展览、艺术沙龙为一体的专业性陶艺研究机构,也是石家庄第一所陶瓷艺术研究与设计的专业机构。正窑将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娱乐、休闲与教学的优美环境。QQ2311097625 0311-85383938
目前正窑陶艺主要经营业务有:
一、体验做陶
可单人或多人到正窑陶艺体验做陶的乐趣,从开始设计到最后拉坯成型一步步亲身体验如何制作陶艺。如果喜欢自己的作品,还可以上釉烧制成型。
二、幼儿陶艺
小朋友亲手制作喜欢的陶艺模型,开发小朋友动手动脑能力!
三、陶艺培训
可以进入到学校幼儿园进行陶艺课程的培训。
四、陶艺工具销售
销售制作陶艺所需的常用工具和原料。
五、陶艺作品出售
由陶艺老师制作的陶艺作品,精美极具观赏性,十分适合在家居陈设,赠送亲友同学。
六、陶艺礼品定制
按照客户要求订制各种类型陶瓷饰品。现有大量名人书画瓷在展销。
七、瓷器高仿
高仿各个朝代精美瓷器
八、手工制瓷
纯手工制作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