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年报2015(2018年我国专利许可备案达711亿元)
本文目录一览:
-
2、专利代理的规划
专利代理机构如何进行年检
专利代理机构如何进行年检三、年检程序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代理机构年检办法》的规定,凡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或开办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均应参加年检,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通过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予以年检注册。那么专利代理机构如何进行年检?专利代理机构如何进行年检一、提交材料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年检材料专利代理年报2015:(一)专利代理机构年检登记表;(二)专利代理机构工作报告;该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两年内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活动、执行纪律、内部管理以及其专利代理年报2015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三)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副本;(四)专利代理人工作证;(五)审计报告;(六)其它需要提交的文件。二、年检内容专利代理机构年检内容包括专利代理年报2015:(一)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资格及主要登记事项;(二)专利代理机构业务开展情况;(三)专利代理机构执业纪律情况;(四)专利代理机构财务审计情况;(五)专利代理人情况;(六)专利代理人培训情况;(七)应当年检的其他内容。
专利代理的规划
范文,请参考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为推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专利工作,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序 言
专利代理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是专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专利代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有效支撑市场主体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必须不断提高专利代理服务的水平、不断拓展专利代理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强专利代理服务的能力,全面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专利代理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专利代理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专利法实施后,国务院相继批准颁布了《专利代理暂行规定》和《专利代理条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颁布实施了《专利代理惩戒规则(试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保障和规范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二)专利代理服务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
专利代理行业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建立了“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行业发展机制,并初步实现了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的转变。
(三)涌现出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的专利代理机构
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已经发展到715家。其中,一些专利代理机构逐步形成了运行流畅、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涌现出一批专业特长突出、服务周到、信誉较好、实力较强、效益显著、具备一定规模的专利代理机构。
(四)形成一支专业化专利代理人队伍
通过实施专利代理人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专利代理执业资质审批工作,专利代理人资格成为专业化执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专利代理人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年轻化、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专利代理人队伍蓬勃发展。执业专利代理人已近6,000人,全行业从业人员已达17,000人左右。
总体而言,伴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专利代理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创新成果向专利的转化。同时,专利代理行业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协助企业技术创新、维护知识产权、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支撑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
当前,从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相关法律体系亟需健全和完善。专利代理行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行业自律功能发挥不够充分。专利代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利代理人队伍规模难以适应形势快速发展的要求,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匮乏。专利代理机构参与和处理涉外事务的能力依然不足。总体来看,专利代理行业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主业仍需进一步突出,行业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利代理行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未来一段时期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强专利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任务。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效管理、规范服务、诚信自律、科学发展的方针,加强专利代理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专利代理服务有效融入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环节,着力提高专利代理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动专利代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为专利制度的有效施行、专利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专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专利代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专利代理能力适应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需求,确保专利代理服务水平适应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确保专利代理服务范围适应我国市场主体运用专利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专利代理人队伍规模大幅度增加,素质进一步提高。确保专利代理人达到10,000人左右。熟练掌握专业领域技术,熟悉法律和贸易,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代理人才达到1,000人左右。一支适应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专利代理人队伍初步形成。
——专利代理机构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专利代理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专利代理机构普遍实现服务规范、诚实守信。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持的专利代理机构大量涌现。特色突出、专业水平高的优秀专利代理机构达到100家以上。
——专利代理行业法律体系更加完善。规范专利代理行业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及时修改,有利于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建成,专利代理服务得到有效规范。
——有利于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专利代理行业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基本建立。
——专利代理服务行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专利代理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专利代理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基本原则
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也要尊重市场规律,突出市场机制在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既要加强政府对专利代理行业的监管,也要进一步明确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的自律职责,加强专利代理行业诚信建设,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突出主业与拓展服务领域相结合。既要突出主业,不断提高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专利代理的能力和水平,也要积极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专利运用与保护、专利信息分析以及企业维权等工作,努力拓展专利代理服务空间。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相结合。既要注重专利代理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培养出一批品行兼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代理人才,也要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服务标准、不断加强专利代理机构建设。
——规范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既要不断严格规范专利代理服务标准,推动专利代理机构按照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指导标准开展服务工作,也要鼓励专利代理机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与特长,因地制宜开拓特色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专利代理相关法律体系
推动《专利代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不断完善。及时完善和修订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执业资质审批的条件和程序。明确有关专利代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惩戒规则、处罚程序及处理方式,加大对无专利代理执业资质的机构和人员违法从事专利代理的处罚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环境。明确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工作职责。探索解决现有法律法规中对专利代理人员执业范围限制等问题,促进专利代理服务向综合性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拓展。
(二)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督管理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完善专利代理年检和惩戒制度;深化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完善专利代理人执业资质审批制度。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调、运转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专利代理行业诚信管理制度,形成专利代理行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制定专利代理行业的服务指导标准,建立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立适应事业发展的专利代理执业培训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
(三)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协会建设
建立体制完备、结构合理、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的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组织体系。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业务指导、行业维权、执业培训、会员服务、信息交流等工作,强化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的各项服务功能。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内部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获得协会会员身份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专利代理行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专利代理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完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信息化系统。建立专利代理行业会员制网络系统。推动专利代理机构之间、专利代理机构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开发专利代理机构管理软件,促进专利代理机构业务流程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五)促进专利代理行业拓展服务领域
推动专利代理机构积极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专利运用与保护、专利信息分析以及企业维权等工作,有效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研究建立专利代理与其他知识产权相关行业的横向协作的政策措施。力争形成专利代理服务与知识产权诉讼代理服务、无形资产评估服务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局面。探索研究有效途径,妥善解决专利代理人参与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执业限制问题,充分发挥专利代理人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
(六)促进专利代理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出台有利于区域专利代理行业科学发展的政策。积极扶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专利代理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东部地区专利代理服务能力提升。支持专利代理机构根据区域创新活动和专利申请服务的需要,积极开展培训、交流。有计划、分阶段地促进全国专利代理行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加大对专利代理行业的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加大对专利代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展现专业化专利代理服务的重要功能,增强社会公众对专利代理人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申请人对专利代理服务和专利代理人价值的认知度,培养社会寻求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专利代理行业的信誉,树立专利代理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八)加强专利代理领域对外合作
积极开展专利代理领域对外合作与交流。制定专利代理行业对外合作与发展计划,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有效提升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涉外专利申请代理、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和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能力,提高专利代理行业的国际化水平,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优质服务。争取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代理行业组织及相关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扩大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五、专项工作
(一)制定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指导标准
制定并推广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标准,指导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开展业务,规范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行为,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管理,保证专利代理服务的质量。制定并实施与服务指导标准相适应的培训方案。
(二)建立专利代理诚信信息管理平台
完善专利代理人数据库和专利审查系统中专利代理机构信息。建立包括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基本信息、专利代理信用评价信息、专利代理失信惩戒信息以及专利代理表彰奖励信息,并具有社会监督功能的专利代理诚信信息管理平台。
(三)制定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指南
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指南。针对专利代理机构的不同岗位、不同业务需要,设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课时,指导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四)建设专利代理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
设计开发通用性强、主要适用于中小规模专利代理机构的管理软件,并积极普及推广。促进专利代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支持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专利申请电子化,实现专利申请办理、专利费用缴纳、专利审查状态和法律状态查询等流程管理的易用性、规范化。
(五)构建专利代理服务基础性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建立能够满足专利代理服务需要的,包括中外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信息数据在内的专利代理服务信息数据库。构建具有专业检索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的中国专利中介服务信息平台,支持专利代理机构为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专利信息产品。
(六)探索建立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职称制度和评优制度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有关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布局,结合专利代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开展专利代理行业职称评定研究,探索建立专利代理行业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和优秀评选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促进专利代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七)开展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基础性研究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开展专利代理行业税收状况调查,提出专利代理行业税收改革的建议方案。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相关行业的执业保险制度及有关规定,探索建立专利代理行业执业保险制度。
六、政策及保障措施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和专项工作,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有关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战略举措的要求。
(一)抓紧制定规划实施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
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专项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明确责任部门,确保各项任务和专项工作的落实。
(二)建立实施规划的协调机制
建立指导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行业协会、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本规划的组织实施。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条件保障
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加大支持专利代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专利代理行业组织要根据规划部署的任务和专项工作,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积极鼓励专利代理机构配备落实规划的必要资金,共同保障各项任务和专项工作的落实。
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专利代理工作、促进专利代理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实施《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摆上重要工作议程,纳入日常工作安排,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规划实施工作,为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知识产权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长
2015-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长,增长率逐年降低,截至2019年底,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6.6万家。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有2691家,商标代理机构有4.5万家;代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的服务机构有276家,代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的服务机构有15365家;从事知识产权诉讼等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超过7000家。“十三五”以来新增约3万家。根据变化趋势,2020年,齐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约达7万家。
从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变化上看,2015年,全国专利代理机构数量突破1000家,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开始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之后的几年,每年新增代理机构均在100家以上。从2016年开始,专利代理机构数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专利代理机构3253家。
从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变化上看,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总共只有几家商标代理机构。从90年代国家开始试点推行商标代理制度后,特别是2003年取消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人资格审批以来,商标代理机构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19年,我国商标代理机构总数为45910家,同比增长47.5%。2020年,我国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增速约将有所减缓,总数约突破5万家。
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上升
据测算,截至2019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82万人,吸纳就业作用明显。调查显示,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5%,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层次较高。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平均新进人数3.9人,平均调离(离职)人数2.8人,平均新进人数高于调离(离职)人数1.1人。
经营效益较为良好
根据调查测算,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约为2100亿元。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19年平均营业收入351.4万元,与2018年相比上升了6.0%;平均利润额为68.6万元,较2018年增长11.3%。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19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26.6%,营业利润率达到20.2%。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