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本文目录一览: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了gdp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你好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指标。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它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城市内部的收入分配。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指标

1、GDP是一个国家(国界内)所有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GDP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设机构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年或季度)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最终产品价值。这是一个国家概念。

2、 GNP,国家;产值,翻译成中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CPI是CPI的缩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普遍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衡量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相对数字。用来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

拓展资料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总和。由于是衡量收入状况的总量指标,其名称不配“国内生产总值”,联合国等5个主要国际组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中将其更名为国民总收入1993年修订

2、GDP和GNI的区别在于衡量经济总量的视角不同。 GDP是一个反映生产成果的概念。它从生产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只要是境内居民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无论是境内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3、GNI是一个反映总收入的概念。它从初始收入分配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产出,即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减去该国的外国投资和劳动收入,加上国内投资和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城市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是指什么

难啊、 一.立题背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城市不仅是产业中心,而且是人居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知识和技术创新中心和环境治理的重心。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完成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时期,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城市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体,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地域。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城市发展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城市现代化评价、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城市竞争力评价、生态城市评价、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评价、宜居城市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等等。本研究在广泛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价,以期对城市发展方向和确定战略举措有所导向。

二.评价对象和数据来源

我国的建制市是行政区划概念,与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并不完全一致。在2006年底我国的661座建制市中,既有市辖区总人口1000万以上的巨型城市,500~1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200~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有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更有数万人甚至不足万人的微型城市,其实这些微型城市只能称之为小城镇。对差别如此之大的661座建制市进行总体评价,可比性较小。按国家统计局原来的规定,中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的建制市,中小城市的主体是县级建制市。而县级建制市多从县级建制撤县建市而来,一些有条件的县不久将来也有可能撤县建市,成为新的小城市。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市辖县级区,简称为中小城市。

课题组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县市500强和各省发展态势较好的部分县市作为发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范围(700个县市区),以回收问卷的县市作为评价样本(639个县市区)。数据来源包括:2007年各省统计年鉴;2006年各县市统计资料;各县市统计部门提供的其他数据。

三.研究角度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研究主要从节约型城市建设、城市潜力、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区域带动力等四个角度对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进行评价。

1.节约型城市建设

未来十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继续增长、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为此,党中央、作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小城市是宏观和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结合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任务的重要承担者,中小城市的资源消耗状况和环境保护水平,直接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局。

节约型城市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状况不断好转。节约型城市建设应当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节约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思想观念建设等方面入手。

评价和推介节约型城市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彰扬节约型城市形象,推广节约型城市建设经验。部分城市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在节约型城市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彰扬这些城市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贡献,推广其先进经验,将对中小城市乃至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二是为各城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导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小城市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吸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而由于是同类城市相比,各城市更可以明确自身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客观依据。三是客观衡量中小城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水平。中小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通过对中小城市在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水平等方面的量化考察,分析影响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城市潜力

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资金匮乏通常是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的本性和主体的多元化,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中小城市竞争的实质,不仅仅在于现实的经济实力的比拼,更在于潜力的较量。如何通过整合城市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潜力是指城市吸引和容纳的能力。一般而言,城市潜力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环境的优劣,二是机会的多寡。机会越多,环境越好,潜力也就越大。

潜力评价侧重于对蕴涵在区域这一综合体中的环境的营造和机会的发掘,努力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并对者决策提出建议。研究中小城市潜力的目的可以概括为:

首先,发现中小城市潜力,提高城市知名度,直接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当前,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而发掘潜力、引导资本流动是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然而,城市潜力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如何科学评价城市潜力的大小?如何才能将本市潜在的价值转化为对资本的现实吸引力?本评价通过分析环境和机会,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引导资本合理流入,促进本地优势产业的成长。

其次,为各城市挖掘潜力、制定提升价值战略提供客观依据。潜力不是静态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区域潜力无疑是潜力评价的重要方面。潜力评价对影响潜力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在全国范围的同类城市对比中为具体城市针对具体因素准确定位,明确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为广大者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活动是多方博弈的过程,一方面是各城市“求资若渴”,另一方面则是者在众多机会面前犹豫不决。本报告站在第三方立场,运用科学方法对中小城市潜力进行客观评价,力求为众多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参考。

3.城市综合实力

城市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国家统计局等多家在中小城市(县)综合实力评价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总量与人均水平等的权重上各有不同。本研究力图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重新审视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目的在于:

首先,科学衡量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是决定城市综合实力的首要因素,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权重上升,也应当在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不但要看它的总量规模有多大,更重要的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要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以及为此支付了哪些成本。

其次,引导树立科学政绩观。以人为本,对城市而言,就是以绝大多数人的近期现实利益和长远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评价一届的“政绩”,不仅体现在GDP的总量有多大、增速有多快,更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4.城市区域带动力

中小城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评价,不仅要着眼于城市(县域)内部的发展状况,也要着眼于城市对周边地区(城市、区、县)的带动作用大小。然而,县级城市的区域带动力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很难通过某一模型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区域带动力进行直观计算,甚至很难通过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自今年开始,课题组尝试对中小城市的区域带动力进行评价。对中小城市的带动能力进行评价,意在引导各级摆脱纯粹的“本位主义”意识,不仅要关注城市本身的发展,也要关注城市发展的各种“外溢”效应。城市的区域带动力研究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在周边区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第二,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城市的各种需求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为周边地区生产的产品提供了有效市场?

第四,城市或居民是否有对外(地)行为?对外(地)规模如何?是否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第五,城市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第六,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了何种水平?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为周边地区提供金融、法律、咨询等各种生产性服务?

第七,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否领先于周边城市和县域?能否吸引周边地区人口前来上学、就医甚至长期生活和居住?

第八,与其他县域、城市之间要素流动和经贸交往的行政壁垒是否得到有效清理?

如上所述,本课题主要从节约型城市建设、城市潜力和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区域带动力四个方面对城市进行评价。但是,城市节约程度的“高”、“低”不可能从数量上直接计算,潜力的“大”、“小”直观判断困难,综合实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强”、“弱”更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概念。

在评价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至少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获取的困难。不论是综合实力的衡量、潜力的评判,还是节约型城市的评价,都同时涉及到客观性指标和主观性指标。客观性指标面临的问题是,市(县)级统计指标体系设置滞后、连续性较差,可用指标和数据与满足理论研究需要有很大差距;主观性指标面临的问题则是调查难度大、评判标准不一、可比性差。二是不存在社会公认的“大小”、“高低”、“强弱”的评价标准。即使在指标体系建立以后,科学发展的评价仍然是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很难就“大小”、“强弱”的标准达成一致。三是外生变量的影响程度难以把握。中小城市节约程度、潜力、综合实力的评价与国别潜力、实力评价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由于宏观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的高度融合和交互影响,部分在国别评价中颇为重要的指标在城市评价中会成为外生变量(城市自身不可控因素),如体制因素、政策性因素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是用客观指标表征和引导主观评价。本研究力图利用客观数据,通过数量化的方法得出结论。例如,机会多寡本身可以通过一些表征性指标表现出来,如人们一般都会同意以下一些判断:“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机会越多”、“外部增长速度越快的地区机会越多”、“民营经济增长越快的地区机会越多”等。因此,通过“经济发展速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表征机会的多寡。同样,用“单位GDP耗能”、“单位GDP耗水”等来表征城市的资源消耗水平。

二是在比较中得出结论。本研究所有指标都采用相对数值和平均数值进行衡量,所有结论都在对比基础上得出。“大小”、“强弱”主观标准虽然不易取得共识,但在同类城市的对比分析中总有“高”、“矮”之分。这一方法不但解决了“大小”、“强弱”标准难以主观判定问题,也将外生变量影响“熨平”了不少。 (来源:人民网-节庆会展频道)

为何要构建城市发展的三大指标体系?

据报道,目前,评价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有很多,中国社科院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来对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报道称,三大指标体系中,综合经济竞争力是指当前现实的竞争力,从产出的视角,评价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和综合经济效率,地均GDP,严格讲是地均绿色GDP,则综合反映了单位空间上的经济收益,以及对土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反映了城市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效率。

宜居竞争力主要从投入的视角考察,宜居竞争力决定了城市对于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城市的产业体系竞争力。根据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框架,宜居竞争力由教育环境、医疗环境、安全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这7个方面构成。

而可持续竞争力是指未来和潜在的竞争力,则是可持续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乡一体和对外开放6大方面,在理想的宜居城市里,市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文明和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私人服务的均衡化能确保大多数居民便捷、舒适的享用。

希望更多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实现健康平稳的发展!

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哪些

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 另外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看它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 还有什么,城市内的收入分配。 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拓展资料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水平低、辐射效应小,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中国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供给、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因此,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将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由工商业等各种非农经济部门聚集的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区域经济, 以及突出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人们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在发展经济学中常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一国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该国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是衡量各国生活水平的标准.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了更客观,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使用。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为6995美元,2014年为7595美元,2015年为8016美元,2018年为9800美元。 据人民公报统计。中华民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665美元,比上年增长6.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将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