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造成教师亚健康的原因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健康教育简述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老师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老师平均寿命59.3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多岁。

另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健康占10%,亚健康占70%,疾病状态占20。并且教师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情绪失调的现象。

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危害程度排序如下: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等。

学校奉行“领导盯上,教师拼上,学生豁上”的“三上”精神,教师带领学生在枯燥乏味的题海里,进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不仅透支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还透支了教师的职业热情。

教书育人。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种强烈的使命感。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大有收获。

身体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包括:

1.饮食不合理: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2.缺乏运动:办公室工作人员运动量过少,导致精力、体力透支;

3.休息不足: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

4.心理压力大:心理过度紧张,压力过大;

5.长期不良情绪影响;

6.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前期。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数学老师

在今天这个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社会,你真能安享这份清贫,不做他想?我的回答是:NO,借孔子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为此,我快乐地经营着我喜爱的工作。

一、享受学习

我认为教师都是爱学习的人,否则也不可能走进高校的门槛儿。回想当初我们捧读一本好书时的如痴如醉,与同学讨论时的物我两忘,攻克难题时的欣喜若狂……林林总总,让我们享受着全身心投入的纯静与快乐。今天我们虽面对着繁重的工作,生活的不易,更不应该丢弃学习,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平和心态,可以从容地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可以进入忘我的快乐境界,可以美容,腹有读书气自华,素不闻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今人语:三天不学习,自己知道,一个月不学习,同事知道,一年不学习,学生知道。不断的学习还可提升我们的学识魅力,当我们以渊博的学识,恰当的教法进行教学时,学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折服,敬仰老师,相信老师,从而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我们得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读书,可以上网,可以向名师学,可以向同伴学,也可以向自己的学生学。

1、读书学习

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喜爱读书,最初的读书境界是“不求甚解,以自慰自乐。”但随着教育过程中困惑的增多,随着从书中拿来方法的得心应手,使得我越来越爱读书,越来越求甚解,边读边思边记已成为我的习惯。同时读书的范围也拓宽了许多,由原来的教育教学杂志、文学书籍拓展到教育教学理论、数学专业书籍、教育名家书库、中华经典、儿童文学、心理学等等。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从容了我的教学,让我走进了孩子的世界,获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

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读这五类书:①心理学②教育教学专著③数学专业书籍④中华经典⑤儿童读物

(1)心理学,有研究显示,7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中又有很多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导致了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多种多样,工作的繁重、劳累、待遇的微薄、不公、发展的空间太小等。为我们自己的健康着想,要多读心理学书籍,做自己情绪的管理员,心理按摩师,使自己能以正确的方法,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阳光的教师。人不可能给予别人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一个心理阴暗,不快乐的人是不可能给家长、朋友、学生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我认识的淮高的李敏老师机敏、阳光,真正是未见其人先听其声——爽朗的笑声,与她交往你觉得生活是那样美好。她的学生都由衷地敬佩她,喜欢她。我儿子评价她:豪爽若东北人。她欣赏学生,善于鼓励,常常一句话就拔开了学生心头的阴云,扬起奋斗的风帆。教育需要这样的老师。

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人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的欣赏、尊重孩子,并有针对性的施以有效的教育。才能增长我们的教育智慧!

这里我想介绍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次在校园里见到一个男孩子举起砖头正准备砸向另一个学生,他制止了这个孩子,并让这个孩子到他办公室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此时这个男孩子是什么心情?陶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心态?到办公室里会发生什么?)到了办公室后,陶行知给了这个男孩一块糖果说:你比我早到办公室,说明你是一个守时的人,这块糖果奖励你。接着又给了男孩子第二块糖,理由是:我让你放下砖头,你就放下了,说明你尊重我,这块糖果也奖给你,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老又拿出了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了一下,你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是打抱不平,说明你有正义感,这块糖果奖励你。此时男孩的眼泪下来了,这些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最后陶老又拿出了第四块糖果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结束了,你回去吧!

陶老在处理这件事情之前进行了调查(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处理过程中他抓住了孩子需要得到认同与肯定的心理需要进行施教,所以后面孩子的认错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里陶老高明的地方还再于他深知“赞美别人会让他把正确的行为做下去”的道理,所以只在奖而不罚,只找对的说而对错不语,起到了正导向、正强化的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把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使师生间的情感,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这是我把自己成功的案例拿来与大家分享。

借助“皮格马利翁效应”为“学困生”插上放飞的翅膀。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由于他的热诚渴求,竟使一个美丽的少女塑像变成了活人。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效应把“即将绽开的花朵”的期望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把此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并相应的“绽开了”。

崔璨六年级转入我班,当时的成绩是语文80多,数学62分。我观察发现,她上课总是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是个自觉的孩子。但她从不举手发言,而且回避老师的目光,我明白:她不自信,她害怕!于是课上练习时我会特别关注她,让她把解题的思路说给我听,不完善的地方我给予补充,然后在全体交流时点名让她讲。成功的讲解,同学们的掌声,让她绽放了笑容。就这样一节一节进行着,第一次单元测验她得了80多分,我又不时机地赞扬她:看,你行吧!我知道一个语文好的孩子理解能力强,数学一定可以学得很好的!文静的她笑而不语,学习更努力了,同时,我也加强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期末,她考了96分!当她拿到试卷时,情不自禁地做出胜利的手势,发出了“耶!”的欢呼。下学期课堂上节节她都会高高举起手,与同学们抢答问题。

借助“暗示效应”让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李伏曦是个聪明有加的孩子,可就是懒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刚接班的第一周他的作业基本完成了。可第二周他故态重萌,作业交不上来了!我找他谈话,他忽闪着两个大眼睛,审视地、戒备地看着我。在我们目光的交战中他败了,他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我昨天……”不等他把话说完,我立即接上:“你昨天本来想把作业做完的。”我这样做是想给他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愿做完,我不想偷懒。他一听急忙接上话:“是的,是的,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你说怎么办呢?”我期望他自己能找出办法,然后遵守之。“老师你监督我吧!”“家庭作业我怎么监督你呢?再想个办法吧!”他又开动脑筋,最后我们制定了“双向签字”监督法,那个学期他的作业没再缺席,成绩也直线上升,家长见到我就说:“多亏了您,张老师,谢谢!谢谢!”

学习心理学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成为教育学生的帮手,形成教育合力来培养你的学生。

(2)教育教学专著

提起此类书籍,大家可能认为这类书籍确定很重要,但由于理论性太强,读起来很枯燥,读不进去。其实不然,虽说有些书确实如此,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魏书生文选》、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以心满意足了》、窦桂梅的《做一名有专业尊重的教师》、《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卢梭的《爱弥儿》、庄惠芬的《魅力数学课堂》等等。书中以叙事的笔触讲述一个个教育的小故事,故事中蕴含着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策略与矢志教育的大爱情怀。

当读到薛瑞萍老师大气地说:“我就是语文”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在用生命爱着祖国的语言文字,她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文字的美,她如实地记录着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涯中的故事,或苦恼、或无奈、或欣喜,真实的故事如同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无论怎样的艰难,她终于成长为了“语文”,举手投手皆文章,所以她的课虽不花哨却魅力四射。与她对比惭愧之极,何时我能说:“我就是数学?”

当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读到一个班级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十年级没有一个不及格时,我惊叹了:做到这点何其难啊!可这位数学教师却做到了!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各种数学书籍,当孩子还未学到某个知识点时,关于这类知识他已从阅读中了解了很多很多,课上的内容是她熟悉而不陌生的,所以学起来轻松自如。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转变后进生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引发了我对学生阅读的重视,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丢弃课本式,只是在练习时才把书拿出来翻一翻,现如今我会让学生通读教材,自己与文本对话,充分理解文本的精妙与文本要表达的意义。同时还与他们一起收集课外阅读的资料,如《趣味数学》、《数学家的故事》、《奇妙的9》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体验、实践,从中有所悟、有发现、有乐趣、有收获。丰富他们的数学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另外我还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编集成册,在班内传阅,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已成了我校数学教师的共识,去年及今年暑假,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编撰与教材同步的阅读材料,内容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数学应用、我的成长故事等,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

当然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的《爱弥儿》这类书不是读一遍就能体会深刻的,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细读与深思,文中的一句话你今天读来是这层意思,当工作中遇到问题你再去重读时才发现它的意义又厚了一层,又深了一刻。以至于我把这类书放在了手边,当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总会情不自禁重读,期望让自己茅塞顿开,事实上我每次都有收获。

(3)数学专业书籍(知识的储备)

读数学专业书籍要包括数学理论书籍、课标与教材、数学教育杂志等。

a、潜心学习数学理论书籍

读数学理论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找到数学知识的根基,掌握知识的体系,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数学味,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最好的兴趣是对学科知识的热爱,这样他兴趣才能持久。我认为大家要读的数学知识类的书籍应有《世界数学史》、《中国数学史》、《九章算术》、《数论》等,与数学教育有关的有《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数学与文化》等,以丰富自己的储备,彻底重塑自己的观念,确定自己的观点,引发自己的思考,引领自己领略大师的思想。

b、专注地读课标与教材

教材是数学专家精心编撰而成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如想合理而恰当地使用教材,或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二度开发,就需要我们真正地读懂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体系,弄清练习设计的真实意图,弄清教材中所隐含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走入教材才能走出教材。所以我们应通读小学阶段的所有教材乃至初中学段的教材,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准确地把握数学的起点与教学的度,才能使自己每节课的知识不是一个点,而是知识链中的一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前能找到知识的根基,向后能找到发展的方向。

比如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一般在教学中我们会创境激疑,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做看似学生动脑想了,动手做了,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明白了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实则把这一知识点从知识链中、方法链中断开了,让其孤立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

先说方法,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把它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或长、正方形,无论转化为哪种图形,都有一个先决条件“等底等高”,否则不行。这是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推而广之,学生在研究圆锥体积时,根据转化的思想会想到与它相近的圆柱,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会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这是正迁移的结果。如果我们要求学生进行“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高”等情况的实验,就剥夺了学生思考选择的权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方法都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在遇到新问题时他们也就没有了从以往的知识中寻找方法的习惯,导致解决问题能力的弱化。

再说知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运行的轨迹得到圆锥,长方形旋转一周运行的轨迹是圆柱,由直角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学生也能想到圆锥与圆柱的关系。这样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动态美,以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世间万物。这样的教学自然就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再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及对数学的喜爱,同时他还将学会用原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找准学生知识起点,思维起点,情感起点,来设计教学过程,要有站在今天,想到未来的眼光与大气,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

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去年暑假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了系统的教材培训,内容包括小学及初中教材。

c、辩证地读数学教育杂志

许多教育杂志向我们介绍了来自教改最前沿的信息,提供了名家成功的教学案例,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感悟等,但我们吸收应用时应以一种扬弃的辩证态度来对待之,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学生实情的才是最好的。

(4)中华经典

提起中华经典,出现在大家脑际的大概有《论语》、《大学》、《水浒》、《三国》等等吧,大家是不是觉得读这一类的书是语文教师的事,与数学教师没有什么瓜葛呢?其实读中华经典除了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培养我们宽广的胸襟外,还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到教育的智慧。

比如《论语》中对因材施教就有着很好的诠释,不同的人来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相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路和冉有分别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说之后即马上去做),孔子却给予了他们截然相反的答案。当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作两种回答时,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畏懦一点,做事好退缩,就鼓励他遇事可打破顾虑,凡事要抓紧,一听说马上去做;子路胆大而鲁莽一些,容易冒失而惹祸,孔子就告诉他遇事要多考虑,多商量,慎重进行。

这样的事例当然还有很多。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造了“因材施教”,而且出神入化地运用之,教育出一大批有不同成就的学生来。

再如《三国》中的诸葛亮事必躬亲,凡事苛求完美,所以在刘备死后(刘备执政时有五员大将)他未能选出一员大将,至使他死后,蜀国也很快灭亡了。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凡事不能太过于追求完美,尤其对孩子,要肯定其长处,培养其优势,毕竟人将来是靠自己的长处立于世的。再者不能事必躬亲,作为老师你样样都替学生做了,你又怎么能埋怨孩子笨呢?所以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一定要放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5)儿童读物

我们要读的儿童读物有数学方面的《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小灵通》、《数学与战争》,有科普的《少儿百科全书》、《大自然的奥秘》,有文学方面的《窗边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数学科普类儿童读物不仅给孩子带来许多崭新的数学科普知识,深厚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而且也给教师以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提供了许多前沿的信息。儿童文学纯美的文字讲述的至纯至善的故事,可以带给师生精神的享受,产生情感的共鸣,拉进彼此的距离,还可以激励孩子向上,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德,美化、诗化教师的教学语言。

2、上网学习

当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而周围的人又帮不上忙时,我们可以上网发帖请示支援,也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帮助解惑,而在教育网站上志趣相投的人共话教育,实乃一种精神享受。

3、向同伴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像集体备课、优质课比赛、科研沙龙、教学札记评比等。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在活动中我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与做法,思考他们在应用中的利与弊,利者用之,弊者大家共同商讨改之。同伴的课堂教学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教学中的优与劣,所以要常听同校教师的课,无论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年青教师(由于他们没有经验的束缚,常常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无论是数学教师,还是语文教师,科学教师,音乐、美术教师,听听你就一定有收获。

比如我校音乐教师李扬深受学生的喜爱,我想仅仅是她的歌唱得优美,琴弹得动听吗?为解开自己心中的谜,我专门去听她的课。课上她发自内心的笑,恰当的鼓励语言给孩子们创造了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孩子们一起自编曲子与舞蹈放开了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享受创造的乐趣,而李老师一手漂亮的简笔画更是让孩子们由衷的佩服。李老师只所以赢得了学生的爱是与她深厚的专业功底,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分不开的。

再如语文课上,教师问“雪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小手举得高高的,站起来说:“雪化了是水。”教师面无表情的说了声请坐后,便又环顾四周,显然这个答案不是他期望的。这时老师说的:“谁还想回答?”有一位学生说:“雪化了是春天。”老师赞扬说:“你真聪明!”这位学生高昂着头坐下来,先前的同学却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说明该同学想象力很丰富,“雪化了是水”的答案也应得到肯定与褒奖呀!这是科学真实的答案呀,两者各有精妙之处。多么遗憾,这位教师错过了一次欣赏孩子的机会,给我的启发是:同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备课时的预设要到位,才能抓住生成的精彩。

4、向学生学习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同意我的想法,孩子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有些很独特,是我们想不到的,只要我们放下身段,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理性的思维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会收获许多惊喜。

做一个快乐的数学教师(一)记得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之后,我画了一个图形 问孩子们这是不是长方形?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图形封闭性的理解。孩子们都说不是,但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说因为有个缺口所以不是。有的说左、右两条边不一样长了,而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不是。我最欣赏的是程龙的答案,不在于他语言的严密,而在于他视角的独特。他说:“这不是长方形,因为用电脑画出这个图形,再往里面填充颜色时,颜色就会从缺口处流出来,整个屏幕都是,就画不出长方形了。”多好,他把电脑制图与数学结合起来说明了问题,生动形象。因而在教学中我遇到难以准确、形象地向孩子说明问题时,我就会向学生求教,通过他们的陈述启发我的灵感,使自己的语言严谨而不失生动,从而深入浅出的讲明道理。

下面这个案例是从体育老师陈凤的教学札记《学生教会了我……》中节选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凤老师是个爱思索、有爱心、善于捕捉教育教学契机的人。

撅着屁股看天

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因身滚动时圆滑,我让学生用力低头,滚动时枕嚒先着垫。正练习着,突然一个小男孩大声喊了起来:“噢,我看见蓝天喽!”寻声望去,一个小男孩儿撅着屁股看天。他顽皮的样子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我的心怦然一动,他的动作不恰好解决了前滚翻低头的难点吗?我顺势引导全班同泶模仿,片刻操场上撅起了一片小屁股,屁股下面洋溢着张张笑脸,小嘴还不停地喊着:“我也看到了蓝天!”学生们兴趣盎然,练习的效果佳。

惊喜之余,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前滚翻教学中,如何解决低头的问题,很多老师都下了很多功夫,想了很多方法,最终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那些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设计”出的教法学法,让学知适应教师的教,配合教师的教,让所有的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走,多了一些“柜”,少了一些“放”。而今天这节课孩子们在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由地说,自由地做,师生相互启发,“创造”出“撅着屁股看天”的新“玩”法,在“玩”中迅速掌握动作要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造成教师亚健康的原因 


评论


最新评论